魏岩岩:《边缘人》实践总结

  • 时间: 2018-11-22
  • 作者: 魏岩岩
  • 来源: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得知我们有拍摄微电影的作业后,我既兴奋又迷茫,兴奋是自己可以亲身经历一部微电影的拍摄过程,迷茫是因为自己不知道怎样更加完善地去完成这个过程。
一开始,主题的确定就难住了我们,大家都很积极,从翻拍聊到故事片,最终确定了我们拍摄的有关随迁子女的主题。
接下来便是情节的确定。在讨论中我们激发了彼此的创作灵感,大致确定了情节,具体细节由编剧进一步完成。
场地的确定着实难倒了我们,换了一个又一个地方,终于找到了我们满意的场地。由于是第一次拍摄,大家都没有经验,所以剧本拍摄下来情节的衔接上不太连贯,有些地方的情节转变得非常突然,为此我们又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补拍。
拍摄完成后,自己对随迁子女这个特殊群体变得关注起来。随迁子女在表面上可能比留守儿童要幸福,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虽然他们可能会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初到城市的那种紧张和迷茫,无法融入城市的窘迫,以及心理上的自卑是常人无法感受到的。与此同时,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也无法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变化;即使发现了,也不知道如何去解决。所以,我觉得社会应该像关心留守儿童那样也给予随迁子女同样的关心,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诱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生活得更加幸福。

版权所有 © 2016 - 2020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