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涵:《美丽雄安之白洋淀》实践感悟

  • 时间: 2018-11-23
  • 作者: 杨晓涵
  • 来源: 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在今年的思政课实践环节,我们承担了微电影的制作任务,这不仅仅是完成作业,更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对思政课里所学的知识有新的体会,体裁上应该关注社会热点。基于这些,我们完成了此次微电影的创作。
我对这次微电影制作的主要感想就是“累”,但是收获很大。本部微电影的主题就是宣传雄安新区的白洋淀景观,拍摄地点主要有两个:白洋淀景区;安新县的观景长廊。拍摄过程中,我们主要遇到了两个麻烦,一是由于我们拍摄芦苇荡的时候是在船上,无论我们想尽任何办法,手机镜头都是抖动的不行;二是我们计划中的景点观景长廊在我们去的时候正处于修整期,没有办法进入里面进行拍摄。紧张的拍摄工作结束后,我们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后期制作,我主要负责剪辑和后期。
由于我是第一次操作“爱剪辑”软件,难免会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攻克。除了剪辑影片,寻找合适的背景音乐也很不容易。片头的制作我们小组商量了很久,音乐最终采用了中国的传统乐器——横笛。
同时,这次的拍摄经历不仅让我懂得了很多拍摄和剪辑技巧,也让我体会到了组内团结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摄,“没有好的团队就没有好的作品”这句真理,在我们身上得到了验证。虽然小组在制作微电影方面手艺欠缺,但是每个人都很努力。在此,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影片能让观众们感受到白洋淀的魅力,如果我们的作品能打动观众的心,那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版权所有 © 2016 - 2020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