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月昭:《新闻联播之药品改革》个人总结

  • 时间: 2019-12-27
  • 作者: 郝月昭
  • 来源: 未知
当老师安排下微视频的暑期任务时,我脑海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刚刚看完的电影《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社会意义,对社会现状的反映,以及对国家政策的日益完善和进步的解读,都是微电影里面很好的题材。我向我的小组成员们说明了我的想法并得到了认可,最终我们决定以新闻联播的形式对国家的药品改革进行解读。
《我不是药神》讲述了困顿的中年男性保健品商贩程勇,经营惨淡,他铤而走险,成为印度仿制药“格列宁”的中国独家代理商,更被病友冠以“药神”称号。从起初只是想赚点钱,留住孩子的抚养权,为父亲治病,到真切地进入到白血病人这个群体后,发生的巨大蜕变和成长,最后的他即使为此陷入牢狱,也要尽自己地所能救助每一个病人。
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的事件,里面的形象从最基层表达了民众的希冀和诉求。在情与法的面前,国家一直致力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自1949 年我国卫生部成立,负责统一领导管理药政、药检工作。1957 年卫生部设立了药政管理局,负责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这便是我国早期的药品监管部门。
2.药政法规建设最突出的表现是198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的颁布实施。作为我国第一部药品规制的正式法律,《药品管理法》标志着我国药品监管工作开始进入法制化的新阶段。
3.1998年组建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隶属国务院,开始统一负责药品研制、生产、流通、使用的行政监管和技术监管。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建立独立于药品生产管理体系的药品监督机构,意味着中国药品安全监管进入了政府专门部门监管模式。
4.2018年5月1日起,10余种抗癌药实行免关税并进入医保。民生问题,国家从未停下脚步。
这部电影让民众对国家的努力充满着信心,党和政府领导人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走着最稳重最踏实的民生路。我们小组的社会实践也希望通过这个微视频,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国在民生方面的努力和改革,也希望影片中所展现了人性的魅力和力量可以鼓励和支撑更多的人。
 

版权所有 © 2016 - 2020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京ICP证130369号 新出网证(京)字02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