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彰显中国制度伦理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再次警示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界休戚与共。当前,我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复工复产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社会运行秩序也在不断加快恢复。这次疫情防控,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既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有力

2020-04-24

抗“疫”平民英雄挺起民族脊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起来,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抗“疫”战场上涌现出一大批牺牲小我、大爱无疆的平民英雄,以实际行动奏响生命赞歌,挺起了民族脊梁。 一、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

2020-04-24

不畏疫情遮望眼,咬定青山不放松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的突袭,加剧了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当前,国内疫情得到显著遏制,但国际疫情仍在高速蔓延,给多数国家政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错失遏制疫情良机的情况下,推卸责任,纷纷“甩锅”,成了一些国际政客的政治选项。中国俨然成了最大的“背锅侠”。国外疫情的持续恶化

2020-04-24

以“数”制“疫”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全国各地正有序复工复产,中国抗“疫”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可以说,取得这一胜利,高效的防控措施是关键,特别是通过大数据这一技术手段以“数”制“疫”,让疫情防控的组织和执行更加高效,使中国树立了高效抗“疫”标杆,成为全球抗“疫”的典范。 大数据

2020-04-24

马克思恩格斯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对战胜疫情的启示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类自有历史记载以来,疫病便与人类相伴随。面对疫情,人类将何去何从呢? 事实上,早在17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提出,人与自然是人类在长期社会生产

2020-04-22

“抗疫精神”彰显道德建设新高度

内容摘要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孕育并诞生的“抗疫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和力量的结晶。从冬末到初春,为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而激发出来的“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患难与共的精神,舍生忘死、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精神,

2020-04-22

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中国担当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文章指出,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印度尼西

2020-04-22

发挥文化人才引领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

文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广大文化人才担负着为国家和民族培根铸魂的使命任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已进入常态化,包括理论、新闻、出版、文艺、文化经营管理、国际传播在内的广大文化人才应主动发挥引领作用,不断增进政治、思想、情感、价值“四个认同”,为打赢疫情防控持

2020-04-22

担当精神:疫情大考中的重要品质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精神力量要通过反映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中国精神体现出来。在社会发展中,担当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岁月长河中积淀形成的一种民族性格与精神,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