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 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深入学习贯…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阐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作用,对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

2023-11-0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基于政治运作深层逻辑的相契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即向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历史课题。经过逐步积淀,这样一种意识至1938年毛泽东在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而达到完全自觉。在理论上,对应这一过程的,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的研究与阐释。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

2023-11-06

深刻把握新时代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和内在要求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奋斗历史,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拥有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不断把不同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全面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站在真理和时代的制高点上,沿着正确的道路开拓前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人民…

2023-11-02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看“两个结合”的意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证明了马克思的著名论断:“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9页)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理论的彻底性及其实践能力的明证”,是在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的意义上实现和表达的。这就不能不触及一个问题,在西方语境中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如何同作为东方社会的中国之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而同中国本土文化及…

2023-10-30

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进展和实践检验

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理论。虽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证了公有制取代私有制的客观规律,但其理论还是为后人留下了发展的空间。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以所有制理论为突破口,推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一系列指导改革和发展的重大理论。其中包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赋予国有资产的资本属性,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和控制力;现…

2023-10-26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特点、意义和要求,强调指出,从现在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刻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特征、系统要求、现实意义和世界价值,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2023-10-24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阐释从多维度、全方位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人民逻辑。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增进人民福祉、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目…

2023-10-16

中国现代化自主性问题研究:一个核心议题的再探讨

现代化是世界性问题,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西方国家凭借现代化的先发境遇、资源禀赋、话语方式等优势,主导了现代化理论与实践,致使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呈现出裹挟、被动、模仿等特征,由此构建了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模式。立足时代场域和本土国情,中国共产党基于长期探索和实践,创设了现代化建设前提,推动了现代化理论飞跃和实践创新,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

2023-10-16

“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的思想标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这“两个深刻、三个新高度”,是对“第二个结合”地位意义的集中概括…

2023-10-09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