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各个时期始终不变的主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实践告诉我们,不开动脑筋,不勤于和善于思考,是干不好工作的。在相当意义上说,只有多“烧脑”,才能少“挠脑” 思想一勤快,头脑就活跃,工作就风生水起。这正是“烧脑”的效应,让大脑全速开动起来,在多思善思中,往往就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求得工作的突破。相反,思想一懒惰,头脑就贫困,工作就平庸。结果就是经常“挠脑”,遇事抓耳挠腮、一筹莫展。哲人说:“这…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是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 党的历史上,老一辈革命家作出了担当的表率。刘华清同志对待重要工作,总是亲力亲为、敢于负责。在“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过程中,他冒着风险毅然拍板,告诉科研人员“技术问题你们负责,其他问题我来负责”。与此相反,不久前西部某县督查组督查时发现,两个…
1939年5月,毛泽东亲临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作动员讲话,强调:“组织了学习小组,有的已经开始学习,而且有了相当的成绩,这是很好的。”延安时期在职干部学习运动中我们党创造性地推行学习小组的做法和经验,于今亦有宝贵的启示。 依类编组,增强实效 1940年3月,中央书记处首创按“文化水准+理论水准+工作经验”的标准把在职干部简要分成四大类,一、二类是文化、理论…
党性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必修课。刘少奇在其著名篇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将“慎独”作为党性修养的有效形式和最高境界加以提倡。他指出,即使在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可能的时候,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工作经得起检查,绝不害怕别人去检查;不畏惧别人的批评,同时也能够勇敢地诚恳地批评别人。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最隐蔽的东西…
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课题。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关键是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思路、举措、办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当前,要充分认识党建创新的重大意义,始终保持党建创新的正确方向,务实推进党建内容、形式、载体、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创新,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事业发展中的组织力。 党建创新是影响事业发展成效…
编者按:1939年3月,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如何加强支部建设问题,陈云拟写了在中央党校的授课提纲,后经修改发表,形成《党的支部》一文,这是一篇标志着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成熟的重要文献。 陈云《党的支部》从党支部的地位、作用、组织原则、基本任务等方面系统回答了“为何建支部、如何建支部”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党基层组织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温这篇…
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充分发挥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肩负重任启航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
习主席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这一重要指示,为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考察认识干部,从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发现和培养选拔干部,指明了方向。落实到工作中,应从“五事”入手,实现立体察人、精准识人。 知人以“政”事,识别是否对党忠诚。对党忠诚,既是政治标准,也是实践要求。政治上的坚定、行动上的自觉…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