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干部,是抓各项工作落实的执行者,更是走好服务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践行者。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当前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成效。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近年虽然各级党委都非常重视乡镇干部队伍建设,但是仍存在乡镇人才匮乏、年龄偏大、留不住人等系列问题,缺乏与时代相当的活力与激情。要激活乡镇干…
毛泽东时代,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的时代。这个时代包揽聚集了各路英才,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千秋伟业。这与毛泽东正确的用人谋略是分不开的。毛泽东毕生重于揽才,明于识才,长于育才,善于用才,可以说,他的用人谋略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1 慧眼识才 毛泽东是一位高明的伯乐,他善于发现和识别人才,并加以任用。在毛泽东麾下,经毛泽东亲自考察、选拔的人才,从士兵…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只会越来越严,不会“歇脚松气”“告一段落”,一条条新设立的制度红线就是有力说明 “党组对其管理的党员干部实施党纪处分,应当按照规定程序经党组集体讨论决定,不允许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擅自决定和批准。”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规定的出台,从一个侧面照见“把权力运行的规矩立起来”…
编者按:延安时期,毛泽东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风趣幽默的用语和深入浅出的表述,用最生动、最简洁的语言向世界讲述“伟大的中国革命”,使各国人民看到了红色中国的真实情况,为被压迫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段历史对我们向世界讲好今天中国故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中国的革命应该而且必须为世人所了解。”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
三年困难时期的1961年5月3日至6日,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省武安县伯延公社主要就农村公共食堂问题进行蹲点调研。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天,从细节中解读周恩来恪守的基层调研规矩,值得今天的领导干部好好学习和发扬。 “突然袭击”的规矩 由于当时生活困难,伯延公社社员食堂以吃玉米糊糊和代食品(把玉米轴、玉米秆、棉花壳、红薯秧、榆树皮等磨成粉,掺入少量的红薯面、玉米面、糠…
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石厂峪村一条南北向的主干路旁,白乙化烈士故居近年来人流不断。低矮的院墙里,一棵据说与烈士同龄的枣树今已亭亭如盖,见证着英雄的宏伟一生。 白乙化,字野鹤,满族,1911年6月11日出生,今辽宁辽阳人。1928年,他考入沈阳东北军教导队,后升入东北陆军讲武堂步科。1929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系预科。期间,他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大量进步书刊,19…
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其读书治学也经历了漫长岁月的不断发展,最终形成了一条独特的治学之道。 求学要明方向 俗语曰:“有志者事竟成。”凡心怀大志且做事认真的人,往往能够达成目的。读书也是一样,读书求学不能“漫无目的”,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读书”,“如何读书”,并踏实肯学才能求得真理。毛泽东年轻时就有着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在东山高小学堂读书时,毛泽东就十分…
编者按: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这是我们党正确对待自身历史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毛泽东诞辰125周年。这一特殊的历史交汇点,为我们考察毛泽东那代人与改革开放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契机。毛泽东那代人到底为改革开放攒下了哪些家底?经过长期的历史沉…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全面深入地知事识人,做好干部考核工作,是科学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基础,也是有效激励约束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建立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这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做好干部考核工作提供了遵循。 突出政治标准在干部考核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