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灿烂篇(学生编撰)
时间: 作者: 关思雨等 来源:黑龙江职业学院
目录
1.黄英:不忘初心,挺身奋战
2.钟南山:大医精诚,国士无双
3.张家富:防疫一线践初心,党徽闪耀写忠诚
4.张旃: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5.熊红:肩负责任,逆向前行
6.王春天:恪尽职守,忠诚奉献
7.张定宇: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8.李元英:我是党员,有困难应该第一个上
9.喻银燕:迎难而上,义不容辞
10.焦云霞:抗击疫情希望同行
11.大学生志愿者:村里有支青年志愿队
12.英雄:抗击肺炎我们在行动
13.愈后患者:愈后患者捐血浆
14.杨艳垒:抗击一线疫情,我们在行动
15.龙江医护:黑龙江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
16.一线战士:面对疫情,我们隔空不隔爱心
17.李志军:脱贫群众感恩社会,疫情期间志愿上岗
你守护生命,我守望你。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也是我将毕生追逐的样子!致敬,我的英雄,我的偶像,我的“星”!
不忘初心,挺身奋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市场监管局党员突击队黄剑英同志先进事迹
“作为一名市场监管人员,我向领导请战。在当前举国上下正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部分不法分子趁机囤积居奇、肆意提高价格,发国难财、赚黑心钱。面对这些扰乱市场秩序,破坏公平竞争,破坏哈尔滨发展环境的违法行为,我将注定和扰乱市场公平秩序的行为抗争到底!”1月26日,大年初二一早,一封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被递交到哈尔滨市南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委。写下这封《请战书》的,就是公平交易与网监科科长黄剑英同志。
她是这场疫情防控战役中的“逆行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防护资源紧缺没有防护服没有隔离衣的艰苦条件下,她戴上口罩便与市场监管所的同志们赶赴辖区市场,与他们一起并肩奋战。在商场超市严查商品质量,稳定市场价格;在药房药店,检查防疫用品,确保市场供应;在餐馆饭店落实防疫措施,消除传染隐患。在五天的时间里共处理有关卫生防疫用品投诉举报几十余起,在打击哄抬物价,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确保市场供应稳定上用自己平凡的行动为市场稳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是一名即将退休的市场监管队伍骨干。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工作了36年的黄剑英同志还有几个月就退休了。但在抗击疫情的非常时期,她丝毫没有退缩。因为她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市场监管人的使命与担当。在抗击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她用饱满的工作热情传承了红盾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对祖国负责、对人民负责的坚韧与笃定。
(18级金管1班关思雨编撰选自中国质量新闻网)
大医精诚,国士无双
有的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面对突发疫情,他呼吁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只身来到武汉,冲到了战斗的最前线。白衣逆行,国士无双,让我们铭记这个闪亮的名字:钟南山!
84岁高龄的钟南山,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奔赴武汉,却买不到飞机票与火车票,只能在列车的餐车上将就。到了武汉,又马不停蹄地奔赴第一线。
面对蒙古南侵,郭靖坚守襄阳孤城;面对突发疫情,钟南山亲赴湖北前线。他们是真正的大侠,“排国难于危急,救民众于水火”,令人高山景行,肃然起敬。
现在我们仍站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相信不久后阴霾就将消失,希望的路口,痛苦和悲伤将不再有。天将明,让我们一起团结,为胜利而执着,穿越屏障,迈向信念和希望。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19级会计1班赵佳杭编撰选自人民日报)
防疫一线践初心,党徽闪耀写忠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洪江区教育局党委的号召下,局校安办副主任张家富同志放弃春节假期休息,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把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战场,临危不惧、勇于担当、忠诚履职,当好全区师生安全的“守护者”。
奋战一线,冲锋在前。1月24日晚7点多,这正是与家人团聚的除夕之夜,而洪江区教育局校安办办公室里却灯光明亮,张家富同志根据全区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立即返回到办公室统计核实全区各学校上报的各项数据,绘制相关摸排表格。
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他与区教育局疫情防控督查组对全区各学校的疫情防控值守、体温检测登记、校园内巡查、宣传教育、环境卫生、消毒等工作进行督查。积极协助开展了校园拉网式精准排查,对各学校上报的师生情况逐一登记并进行健康跟踪管理,密切关注去过湖北省的师生,成立新冠肺炎上报群,每日及时上报全区师生情况。疫情期间他始终保持24小时手机畅通,能及时处理紧急事务。为了加强宣传,他通过微信、QQ、短信等渠道持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控宣传教育,向全区的师生和学生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科学做好防护。同时,他尽心尽力做好社区摸排和值守工作,坚守初心,无私奉献。
“疫情不止,我就不退!”张家富自2020年1月24日至今还没有休息过一天,每当局领导要他休息下,他都这样回答,这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战疫誓言。
(19级会展策划与管理1班王昭娣编撰选自东方资讯)
坚持下去就是春暖花开
“此事我没有告知明昌。个人觉得不需要,本来处处都是战场!”在一封抗击新冠肺炎的请战书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女医生张旃副教授这样写道。写下请战书之时,张旃注明,此事没有告知自己的丈夫——同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外科副主任的李明昌教授。
张旃所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II科,在本次疫情暴发前已治愈出院了两批近10个病人。根据她的记录,这些病人来的时候基本都有呼吸困难的症状。经精心诊治,大多数患者10到14天明显好转出院。此时,专家已高度警惕,要求患者出院后居家隔离。“周二上班,我戴上了N95口罩查房。我一般不戴N95,因为戴上后呼吸没那么顺畅。周二白天感到身体疲乏无力,但无其他症状……”
繁重工作之余,张旃不忘结合临床思考。“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死亡几千万人。多年后总结,固然有病毒本身原因,但更多是当年过于恐慌,病人拥至医院。呼吸道变异病毒不是第一次侵袭人类,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恐慌没有必要。”1月18日,随着疫情全面发展,作为科室党支部书记的张旃,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党委递交请战书:“我申请长驻留观室,对病人进一步分检,这样可减轻其他医生负担,病人也可获得延续性治疗,留观室床位也可以流动起来。”
(19级会计1班刘丹编撰选自凤凰资讯)
肩负责任,逆向前行
“感谢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看见你们一条条千叮咛万嘱咐的暖心话,让我感到强有力的后盾力量,害怕、紧张瞬间被你们的温暖击碎了,在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中,我深感荣幸能代表景德镇出征,我一定健康、平安的归来。”2月4日,作为江西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新婚不到半年的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产科护士熊红,肩负着无数的期盼和使命,逆向前行,奔赴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最前线——武汉。
据了解,作为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员,熊红和队友们将入驻由武汉洪山体育馆改成的临时医疗点——方舱医院,在接受全面系统的培训后,与各地医务工作者共同合作,为即将收治的800位患者服务。
一夜之间,所有美女都变成了“汉子”。
作为医务人员,熊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特别关注,她至今还记着,在写请战书的前一天,她还跟丈夫打趣说,如果武汉需要她去,她肯定要报名。那时候丈夫还笑骂她说,到时候一定要拉着她不让去。当接到市卫健委要求医院抽调医务人员援助湖北的紧急通知后,熊红果断写下请战书毅然要求出征。
为了方便工作,护士姐妹提出了剪短发的建议。一头飘逸的青丝说剪就剪,没有犹豫,虽有不舍,但想到对工作有利,为了大家的健康安全,必须这样。一夜之间,所有美女都变成了“汉子”。这样,当自己走上“战场”,才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患者。
“凡事不能慌、不能乱,谨记专家及老师教导给我们的防护措施和各方面细节,有不懂就多请教,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正如熊红所言,身处这样的环境下,说不害怕是假的,现在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自己的心理压力,身为一名“白衣战士”,战场救护,她准备好了……
图1出发前丈夫给予熊红鼓励和支持图2熊红的新发型“战疫头”
(19级会计6班杨佳琪编撰选自中国江西网)
恪尽职守,忠诚奉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春天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2月11日,在社区执行封控任务时,已连续坚守岗位20余天的他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昏倒在岗位上,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年仅32岁。
王春天自2014年参加公安工作以来,长期扎根基层派出所,牢记宗旨、竭诚为民、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维护辖区治安稳定、保一方平安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始终以构建和谐社区为己任,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全面开展治安管理防范工作,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是大家公认的工作多面手、业务顶梁柱。
自2020年1月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舍小家、为大家,将妻子和刚满16个月的儿子送回岳母家中,心无旁骛踏上战“疫”一线,毅然担负起了8个小区共200余栋楼的巡查重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奔波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把自己春天般的温暖全部献给了热爱的公安事业,用他短暂的一生诠释着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使命和忠诚奉献。
(18级金管1班关思雨编撰选自黑龙江日报)
拼渐冻生命,与疫魔竞速
隐瞒了身患渐冻症的病情,顾不上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坚守在抗击疫情最前沿,用渐冻的生命,托起信心与希望。
自2019年12月29日转入首批7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以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600多名医护人员,已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奋战了29天。
在疫情中“逆行”的29天里,张定宇往往凌晨2点刚躺下,4点就得爬起来,接无数电话,处理各种突发事件。
就在他日夜扑在一线,为重症患者抢出生命通道时,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十几公里外的另一家医院接受隔离治疗。“我很内疚,我也许是个好医生,但不是个好丈夫。我们结婚28年了,我也害怕,怕她身体扛不过去,怕失去她!”
全院没有一个人知道,张定宇高低不平的脚步,缘于渐冻症的折磨。“如果你的生命开始倒计时,就会拼了命去争分夺秒做一些事!”张定宇说。
(19级会计6班杨佳琪编撰选自人民日报)
我是党员,有困难应该第一个上
李元英,今年已是78岁高龄,自1975年入党,如今已有45年党龄。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发生后,李元英非常关注悦景社区防控工作的开展情况。1月28日,得知社区正在征集志愿者时,李元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有的居民委婉地劝解:“你都这么大年龄了,怕身体吃不消。”然而,李元英却坚定地说:“我是老党员了,有困难就该第一个上,相比革命前辈,我这点付出又算什么呢?”
据了解,李元英一家九口人,有六名中共党员,家人得知李元英报名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后,非但没有劝阻,还对她的决定一致赞同。“大女儿知道后,专程来电让自己注意身体。”就这样,李元英成了社区蹲守楼道的一名志愿者。
李元英的事迹也感染了不少小区居民,申先生是退伍军人,在得知年过七旬的李元英仍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后,主动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队伍,并经常同李元英交流志愿服务经验。“我是上海人,都说上海人惜命,但是我不怕死,作为一名老党员,就应该冲锋在前。”李元英自豪地说:“只要自己身体扛得住,就要一致坚持下去,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党员的身份。”
(19级酒店管理4班王佳祺编撰选自自贡网)
迎难而上,义不容辞
疫情发生以来,病例数在持续增加。最近几天,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发热门诊每天门诊量在500人左右,高峰时达800人。发热门诊经过两次扩充,面积已扩大到原来的五倍。
就诊人数剧增,医院也增派医护人员。有些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慌和长时间排队情绪不稳定,发热门诊护士喻银燕和同事们便挨个对患者进行疾病科普,维持秩序。讲到最后,嗓子都哑了。
疫情暴发使发热门诊短时间内聚集许多病患和家属。她也碰到过病人对医务人员的工作不理解,甚至责难。她虽觉得委屈难受,但从不因此影响工作,“大家都没怨言,只想把病看好。我觉得再累也值得,如果以前我们说忙得一分钟都不能停,现在我们会说忙得一秒都不能停。”喻银燕说。
在发热门诊,穿着厚重的三级防护隔离服,要连续工作8小时以上。长时间在防护隔离下,喻银燕汗水蒸发成水珠打在防护面罩上,被网友称作“最美面罩姐姐”。
(19级会计1班刘丹编撰选自农村青年杂志)
抗击疫情希望同行
——记成大附院援鄂医疗队队员焦云霞
来自重症医学科的焦云霞,是“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到武汉后,她在抗击疫情最前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表明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这个瘦小的女孩,对即将要面临的未知危险和前线的艰难,她没有退缩。她告别了专程赶来陪伴自己的妈妈,带上家人朋友的牵挂,义无反顾的踏上武汉的土地,冲到最前线。她说:“穿上白大褂就要知道自己担负的使命和责任,在国家召唤、人民需要时,我必须挺身而出。”2020年,用一个月的时间证明了它比2019年还要糟糕,但2020年是鼠年,是属相的开年,中国有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凡事先苦后甜,待春暖花开时,国泰民安。
(19级会计2班欧阳雪编撰选自环球时报)
村里有支青年志愿队
2月15日上午,在云岩区黔灵镇改茶村,五名大学生志愿者背着重重的消毒箱,仔细地在每一处喷洒消毒药水。
由于改茶村居住人员较多、道路复杂,自防疫工作开展以来,人手不够,宣传也难以深入村民家中。“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不时有村里的大学生和年轻人主动要求当志愿者,这让我有了组建一支青年志愿队的想法,以增加防控疫情的力量。”改茶村第二党支部书记漆丽说。在和大学生及家长沟通后,2月8日,由16名大学生及村里年轻人组成的青年志愿队成立。青年志愿队负责消毒、入户宣传防疫知识、值守卡点等工作,为村里的疫情防控做贡献。
刘微是贵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主动报名参加改茶村的志愿服务工作。“我们每天分成几组,负责消毒、劝返出门的村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等工作。”刘微说,在疫情防控卡点,他们会给进出的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并给他们讲解消毒液、酒精的使用方法,让村民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19级金管1班王婧媛编撰选自央视新闻)
抗击肺炎我们在行动
2020年新型肺炎这只黑天鹅,毫无预兆地跳出来,让热闹的中国大地侧目而视,等待着它的离去。面对这场疫情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各个地区不断为武汉输入医疗队伍设备资源。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我们每个人携起手来,才能让世界更美好。所谓英雄,就是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选择,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每位白衣天使带着这个信念冲进一线。她们坚信身后有强大的后盾支撑,她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无法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如今疫情拐点即将出现,中国加油!武汉加油!希望每位白衣天使平安回家。
(19级会计6班王迪编撰选自央视新闻)
武汉20位康复医护人员捐血浆12名重症患者接受治疗
近日,武汉市江夏区中医医院的行政工作人员吴芬,在新冠肺炎痊愈后,克服了自身晕血的障碍,捐献了300毫升血浆,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目前,该院共有19名康复的医务人员捐献了共6600毫升血浆,经过生物安全、抗体滴度等检测后,可用于临床治疗的血浆达3000毫升。据新华社报道,目前武汉市已有20名康复新冠肺炎医护人员捐献血浆用于救治病人,12名重症患者接受了血浆治疗。
(19级会计2班郝翠莲编撰选自中国新闻网)
抗击一线疫情,我们在行动
如果没有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杨艳垒应该都已经成为了幸福的新郎官。他是鹿邑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的辅警,原定于正月初六举行婚礼,“由于疫情原因,婚礼推迟举行,疫情防控任务结束后,择日再订婚期,望各位亲朋好友给予谅解。”杨艳垒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信息。他说,取消婚礼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虽有遗憾但不后悔,婚礼可以推延,但疫情工作不可以滞后,我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责任,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此,我们衷心祝福他以后的生活幸福、美满,也希望这次疫情过后他们能够尽快的踏入人生的幸福殿堂。
(19级会计3班赵思佳编撰选自央视新闻)
黑龙江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发
黑龙江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从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出发驰援武汉。据了解,该医疗队共102人,包括领队1人、联络员1人、医生20人、护士80人。医护人员由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各选派20人,佳木斯市、牡丹江市、大庆市、伊春市各选派15人,主要以呼吸科、感染性疾病科、重症医学科专业为主。
黑龙江省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张敏与本院13名医护人员加入本批医疗队。“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呼吸专业,疫情发生后,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服务社会,是一件很欣慰的事情。”张敏说。
到达武汉后,队员们将赶赴相关方舱医院开展救治工作。医疗队领队表示,黑龙江省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全体队员,将会时刻牢记使命与家乡人民的殷切期盼,与湖北省同仁和前四批支援湖北的战友们一起,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坚决打好、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给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同机随行的还有20名重症医学及相关专业医务人员,抵达湖北后将奔赴孝感开展救治工作。截至目前,黑龙江省先后派出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共计1014人。
(18级电商4班于航编撰选自新华网)
人民战“疫”,黑龙江在行动
黑龙江抗击疫情的“逆行者”:交通卡口24小时不间断坚守。哈尔滨火车站入口处工作人员对进站旅客进行测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面对疫情,管住入口、外防输入是关键。哈尔滨是交通枢纽,是进出黑龙江省内各地的重要节点,是防控的重中之重。防止疫情传播关键是管住传染源,这个输入口扎住了,全省才能安全。黑龙江与时间赛跑,在火车站、机场、客运站、公路入口设立卡点,“四门落锁”,做好测温排查工作。
铁路部门把好进出哈尔滨的“第一道”防疫关口。哈尔滨铁路部门迎难而上,全力防止疫情通过铁路交通工具传播,维护广大旅客和铁路职工的健康安全,并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在哈尔滨火车站的进出口,过往旅客都会接受红外线测温仪的监测,把好进出哈尔滨的“第一道”防疫关口。
齐客K50二组列车长李超为旅客测温,“您好,请接受测温……”、“请脱帽测量……”。1月30日11时,张飞宇换班交岗,在岗的60分钟内,张飞宇要对每一名旅客进行测温,看似机械重复的动作,手臂一旦抬起来就难得有放下来歇一歇的时机。
(19级金管1班宫雪编撰选自人民网)
面对疫情,我们隔空不隔爱心
                                                                                      ——致敬疫情前线医护人员
顾不上回家,疫情一线的护士妈妈只能隔空拥抱9岁的女儿;看到好几天没见的爸爸出现在电视里,萌宝跑向电视直喊爸爸;奋战在抗疫一线,白衣战士只能和消防员举行“线上婚礼”……一线医护人员,你们辛苦了!我们都在等你们平安回来!​​​
(19级电商1班尚虹宇编撰选自央视新闻)
脱贫群众感恩社会,疫情期间志愿上岗
2020年的春节,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而变得不同寻常。在哈尔滨市阿城区红星镇海星村的李志军夫妻,脱贫后为了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自愿做起了村上的志愿者,在卡点站岗,协助村干部排查过往的人员和车辆。
防疫工作启动后,李志军带着妻子,主动加入到本村群防群控志愿者行动中,坚持要为防疫出自己的一份力。从那以后,夫妻俩每天不论什么天气,都自愿到本屯大桥卡点站岗执勤几个小时,守住屯口,不让外人进入,即使是熟人也不行。无私的“铁面”下,是“夫唱妇随”的温情,守住了屯口,就守住了全屯百姓的安全。
李志军夫妻俩每天都在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做的都是小事,尽的是一份责任,温暖了大家的心。他们坚持在一线把守屯口,成为海兴村疫情防控工作的宣传员、监督员、守门员!
(19级会计6班付振乐编撰选自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