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以危为机,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制定思政课线上教学方案,充分挖掘抗击疫情中生动丰富的思政育人元素,高质量、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好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教学,以实际行动诠释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

上好爱国主义的大课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与疫情赛跑、与病魔较量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度,既充分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坚持党的领导的执政自信,又集中凸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全省各高校通过组织思政课教师撰写理论文章、开展“思政战疫小课堂”等专题活动,向广大学生讲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讲人民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实践案例。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将本硕博思政课全部建成慕课,联合陕西广电网络拍摄“疫情中的家国情怀”主题直播课程,多渠道传递共克时艰正能量。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在线集体备课研讨,立足5门思政课程的学科体系、内容体系,从理论的高度、历史的维度、现实的广度立体化为学生解读分析战“疫”过程中的思政元素。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学院微信公众号开设“青年说·战役情”栏目,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开设“非常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专题讲座,依托《形势与政策》课开设“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专题教学,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必胜信心。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战胜各种风险灾难的历史,开展读后感优秀征文活动,坚定广大学子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打赢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微信公众号“红星陕闪”上设置抗疫栏目“思政战疫,我们在行动”,连续推送《全民战疫,思政教师有话说》,从学理、实践等角度将疫情阻击战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西安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制度优势与疫情防控战”为主题,积极策划“开学第一课”,引导广大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上好敬畏生命的大课
通过对疫情的反思探究生命的真谛和价值,热爱生活,敬畏生命、珍惜生命,是近期思政课堂上的重要内容。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硬核”师资团队,制作慕课《马克思——由故事到文本》,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一个生活化的马克思,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疫情事件。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召开网上主题视频班会,要求学生认真钻研专业知识,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人生、思考未来职业、人生发展方向,树立珍视和热爱生命的价值观。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疫情期间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给学生布置特殊课后作业——创作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主题的小论文、散文、绘画和音乐作品。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辟“战疫”思政微课堂,组织教师撰写《生命与安全》《生命与职业》《生命与价值》微讲义,与大学生共同探求从个体生命安全到职业立身再到立身之本的终极生命价值。
上好社会责任的大课
各高校创新思政课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勇于担当,知行合一,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应有贡献。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师生成立抗“疫”榜样寻访工作小组,探寻身边的好人好事,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的社会实践大课堂中深化社会责任意识。西安科技大学近8万名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要求师生讲政治、守大德,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情怀,以言行举止彰显该校担当。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制作思政微课《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号召青年学子用实际行动抗击疫情,让青春在战“疫”中闪光。陕西中医药大学在思政课教学中开展“关注身边事、梳理感人事、讲好爱国事”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积极宣传医疗知识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争做疫情防控的战斗员、宣传员。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形式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学生撰写“我身边的抗疫故事”主题社会实践报告,引导学生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
上好规则意识的大课
面对疫情,各高校思政课着力引导大学生增强规则意识、法制意识,要求学生通过各类官方媒体平台了解获取疫情资讯,不发表、不转发各类未经核实的信息,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集体线上学习期间,组织学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等相关知识,积极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疫情,遵守纪律、防控疫情。西京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开学第一课确定为《战疫情保健康教育专题》,及时通报疫情,传播公共卫生安全健康教育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承担防疫责任、履行防疫义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2018级、2019级近14000名同学发布《马克思主义学院致全体学生“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的倡议书》,要求学生加强规则意识,鼓励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要勇于创新,积极开展合适的实践活动,以优秀的实践成果为抗疫助力。
上好爱与感恩的大课
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分享梳理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的万众一心、和衷共济、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例,结合本校实际引导学生心怀感恩与大爱,用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回报社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发挥“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作用,把战“疫”中的感人故事融于课程教学设计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投身学校“战疫情,科技助农在行动”专题线上农技推广服务活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骨干教师构建战“疫”故事资料库,实施“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参与教师+实践教学”多元教学方法,以“大思政”视野既讲好“有字之书”,更讲好“无字之书”,引导青年学生励志笃行。西安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假期不间断推送“一画一课”网络微课——“抗击疫情,美术家在行动”“助力抗疫,以笔为矛”特辑,及时动员和指导红色美术研学班的学生利用专业技能创作美术作品,为抗击疫情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以捐赠或者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为武汉奉献爱心,部分教师组织学生为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捐赠口罩等防疫用具,以实际行动引导学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