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10:00,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中政治教研员郭林老师通过视频直播方式面向全市52万名初、高中学生及教师主讲题为《齐心抗击疫情,自觉提升素养》的抗“疫”思政课。
一堂真实而深刻的思政课
当天上午10时,初、高中学生同上一节思政课准时开讲。整堂课分成“此生一去不重来——敬畏生命”“不畏浮云遮望眼——科学理性”“愿得此身长报国——家国情怀”“法令行而私道废——法治意识”“莫等蹉跎白发年——自律担当”五个方面,帮助学生体察无数“逆行者”的勇敢和无畏,分辨铺天盖地各种信息的真与假,思考自然、社会、人生及其复杂的关系,帮助青少年学生厘清问题、析出道理、汲取教训、积累经验、锻炼品格、提升能力。号召广大教师坚持立德树人,鼓励广大学子厚植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生命只有一次,任何生命都有价值。一切生命,包括动物、植物和那些在人看来显得低微的生命都是神圣的。它和我们一样会承受痛苦、畏惧死亡,也和我们一样渴求生命的幸福。让我们给生命更多的关心和善待。”郭林老师说,这次病毒的肆虐以一种异常残酷的方式,给我们上了一堂真实而深刻的“生命教育”课,让我们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真正理解了健康的珍贵、生活的无常、生命的脆弱与坚强。
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郭林老师说,这也是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那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课堂上,郭林老师强调特殊时期,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对他人生命安全负责,就是对国家作贡献。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同样不能忘了珍惜和感恩、不能忘了求知和担当,不能忘了自律和奋进。
视频课堂结束后,郭林老师还给全市初中、高中学生留下一项特殊作业: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你关注了些什么?有什么思考和感受?想表达些什么?可以试着把它讲出来、画出来、写出来。相信这种经历、这种积淀能够增厚我们的人生底色,增强我们前行的动力。
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
据统计,全市52万名初、高中学生和教师通过多平台网络渠道远程收看和学习了抗“”疫”思政课——《齐心抗击疫情,自觉提升素养》。当天彭城课堂访问量55万人次,最高在线峰值 80305人。

课后,学生反响强烈。大家纷纷反映,“这堂抗‘疫’思政课,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理有义,深具启迪性和教育性,在特殊时期充满温暖人心的力量,更让人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八(3)班侯晓彤说:“上完这节课,我深深的感到,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我们感动于最美逆行者,也感动于抗击疫情的每一个你我他。在重大灾难面前,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疫情中,中华民族始终怀有一份不曾泯灭的希冀: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疫情,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人间温情,同时,我们心中也会燃起一个坚定的信念:愿得此身长报国,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中国人。”徐州市东苑中学八(2)班吴雨瞳也说:“在这个严峻的时刻,我们更应该学会自律,努力学习就是我们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疫情当前没有旁观者,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示范引领和方法支撑
徐州市初、高中同上一节抗“疫”思政课活动,让抗击疫情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同频共振,对于思政课教育教学大有裨益,对正在备课和上课的一线教师如何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上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全市思政课教师“备好一节课,讲好一堂课”提供了示范引领和方法支撑。
徐州市第三十一中学副校长沈瑜表示,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上这样一节课非常必要和及时。郭林老师用翔实的事例、震撼人心的画面、动人的歌曲和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孩子们从灾难中反思,从疫情中总结,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该如何以科学理性的方式分析问题,什么才是作为青少年的责任和担当。“疫情”带来的人生一课,让我们学会珍惜和感恩,自律和奋进,以及该在将来的学习和人生旅途中,如何进一步为个人成长助力,为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据了解,该校将在每个班组织专题讨论和交流,并将优秀成果于开学后进行更大范围的交流和展示。
徐州市第三十六中学高中部教研组组长翟健也称,郭老师的课层次很分明,渗透了学科素养。尤其是在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科学理性以及家国情怀上,给孩子们进行了深刻的教育。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让孩子们意识到要增强法治意识,也给大家明确指出要自律、担当。这堂课程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学会更好地去分析时政,关注家事、国事、天下事。
将疫情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素材
“对每位教师和学生而言,这场疫情阻击战真真切切是一本活教材,是一道大考题,是极具教育深意的。某种意义上,我们都是这场抗疫大考的见证者、参与者和答题人。”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何振国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教育局发挥教研引领作用,系统谋划教学布局,将“抗疫”主题作为课程研发的资源,过线上学科教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等课程,充分论证、挖掘这场抗疫大事件的育人价值。

何振国说,《齐心抗击疫情,自觉提升素养》这堂课,作为徐州教研设计实施的系列优秀课例之一,展示了新时代徐州“好课程”“好课堂”的价值取向、素养取向,为全市一线思政教师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如何上好思政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据悉,在各中小学陆续开始线上授课的关键节点,全市教研部门和各学校通过网络教研、临时直播课堂、录制微课、线上辅导等方式指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目前,从小学的中高年级到初、高中各年级已录制名师直播课、微课总共732节。何振国说,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学生居家学习效果很好,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目前,绝大多数课程的开发均以这次疫情作为活教材,把学科知识和疫情相关联,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夯实学生的生命教育、思想教育和价值观取向教育。
文章来源:徐报融媒,记者李小委
原标题:《战“疫”中的成长教育:全市52万名初、高中学生同上一节抗“疫”思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