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党组“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工作原则,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充分发挥学科特长和师资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切实开展好思政课的“线上”教学工作。根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组织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的通知要求,马院积极组织全院教职员工、本科生和研究生实事求是地以适当的方式观看了视频直播和录播。
思政教研部研究生导师李前进老师作为18级思政专业硕士生课程教师,把握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组织学院18级思政专业全体硕士生开展了在线观看、研学活动。2020年3月9日14时15分,提早接到通知的同学们已经登录在线媒体平台等候着,“以防迟了进不去网络”。在观看过程中,大家认真听讲,并做好记录。
本次“思政大课”由艾四林、秦宣、王炳林、冯秀军四位教授主讲,课程精彩纷呈,真正做到了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优势转化为支持防疫斗争的强大力量。课程结束后,同学们余味犹存,反响热烈,好评连连。李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结合学科专业开展了“线上研学”活动。
壹 研学开始,李老师导入
这次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人民网联合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适逢其时,很有意义。主讲课程四位专家都是学界大咖,他们情理结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疫情防控战中的感人故事,解读了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分析了疫情防控中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引发了疫情之下青年学生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的思考,是一堂精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盛宴。同时,他们结合四门思政必修课的内容,将疫情防控工作涌现的实践案例转化为育人的鲜活素材,呈现了一堂优秀的思政教育示范课,为高校进一步落实思政课在高校立德树人中发挥关键课程作用、思政课教师如何按照“六个要”和“八个统一”的要求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树立了“课堂样本”。
贰 同学们纷纷发言,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01“艾四林教授帮我们深化了抗击疫情的理论认识”
【艾教授这堂生动的网络思政课向我们传递了疫情防控过程中映射出来的很多问题,加深了我们的思政理论认识,更是向我们传递了中国的大国情怀和弘扬了社会主旋律,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了疫情防控并不可怕,中国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国,疫情防控过程中,全国人民共克时艰,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陈志云

【艾教授观点深入,逻辑清晰,用浅显易懂的文字表达了鞭辟入里的观点,给我以深刻的思考和启迪。中国在此次抗议大战中体现出了杰出的应对能力、执行能力、协调能力,为世界防疫战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世界贡献了一份可借鉴的防疫方案。中华民族历经磨难,却更加坚强璀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信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一定可以取得此次防疫战的胜利。】
——杜玉蓉

【 聆听了艾教授的介绍,感受到一份份要求奔赴前线的请战书、一个个无畏生死的鲜红手印、一句句坚定有力的“我先上”“跟我上”的铿锵话语感人至深、动人肺腑。“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了一代代共产党人争当先锋、无私奉献的决心与勇气。当40后院士钟南山不辞辛苦奔波抗疫前线,60后护师成守珍毅然决然坚守岗位、00后护士刘家怡穿上防护服担起职业责任,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信念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鲁冰

02“秦宣教授告诉了我们疫情大考带来的启示”
【秦教授将疫情防控与《概论课》教学结合起来,带领同学们一同回顾了此次疫情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并从“多难兴邦”、“党的领导”、“治理效能”和“忧患意识”四个维度优分析了此次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启发我们在疫情面前既要有清醒的头脑不盲目乐观,也要有必胜的信念不消极悲观;也让我们更加明确,在公共性危机面前既要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责任意识,更要有纪律意识和大局观不擅自行动!】
——马天钰

【秦教授的这堂思政课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战“疫”所彰显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助于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社会责任感,身体力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磨难压不垮,奋起正当时。”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为打赢这场战“疫”而努力,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守护我们的骨肉同胞。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世界!】
——潘洁梅

【秦教授“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的主题讲授使我印象深刻,深受启发。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我坚信这次的新冠肺炎病毒不仅不会将我们压垮,而且还会让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坚强。】
——孙洪丽

【秦教授将理论与现实生动的结合起来,以更直观的形式向我们讲解了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特征。正是有了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够将制度优势转换为治理优势,才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全国之力援鄂。经此一役,我们更加能够坚定制度自信,相信在党的伟大领导之下,定能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之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
——屈子蕊
03“王炳林教授总结历史经验、增强了必胜信心”
【王教授说,多难兴邦,共克时艰。我们的民族,曾凝铸了血的刚强不息!我们曾在破碎的边缘力挽狂澜,如今我们还站在历史的云霄之上,我们还伫立在东方的屋脊之上,这便是最大的鼓舞!你可看到春风袭来,万物生生不息?彻骨寒的冬日已经远去,明朗的春日已经到访,你可看到万众奔跑,内外齐心?即是如此,疫情何惧!
——王雪
【王教授讲述了古代抗击瘟疫的一些做法包括控制传染源隔离所等等,通过总结对古代抗击瘟疫的经验,依靠我们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的理论和治疗体系,从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坚定我们必胜的信心。作为一名思政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有专业敏感度,深知在重大事件重大危机的关头,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时期,把握时机,利用多种形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本次开展的思政大课,值得我们总结和学习。我们也要做好该做的防护措施,不信谣不传谣,坚信只要我们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万众一心,同舟共济,一定会聚沙成塔,将新冠病毒打倒!】
——杨润秋

04“冯秀军教授阐释了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这堂课中,冯教授介绍了与我们年纪相仿的90后、00后在抗“疫”过程中的事迹,使我们产生共鸣并自觉将自己代入进去,从而产生共情心理。青春道路千万条,爱国大义第一条。在看完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尽管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千万条道路,但是爱国这一条道路必须要时刻走在脚下,记在脑海中,种在心里!】
——于扬懿
【冯教授在此次思政大学习直播上讲到“战疫”里的最美青春,就像蝴蝶要破茧成蝶一样,我们在青春的蝶变里,也会经受一些“大考”,但正是责任与担当,使得本没有英雄的世界,有了人们为之钦佩的盖世英雄。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明白,中国的年轻人正是怀着对于自己国家的热忱与自豪,本着责任与担当,冲到了抗疫的最前方。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身为中华儿女最基本的使命就是为中国的繁荣与稳定而努力。】
——袁紫阳
叁 研学结束,李老师总结
疫情是一次大考,我们往后更长的人生当中还会有无数的"大考"。“思政大课”四位教授的解读贴近现实、鞭辟入里、深入人心。结合我们的专业,我感觉这堂“大课”也是一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案例!很多方面都值得同学们好好学习和思考:其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中接受哪些教育,体悟到哪些责任和担当;其二,作为研究生,我们应该如何坚持问题导向,发挥专业优势去研究和解决一些理论难题,来回应实践困惑和现实关切;其三,作为马院思政专业的研究生,以后将大都从事思政教育相关工作,我们应该研究今天这堂思政大课的样本范式,思考从中汲取哪些有益成分,如何为以后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明确方向、奠定基础;最后,作为个体的“人”,从这堂课、这次疫情中,我们对人生、健康、价值、幸福乃至人类命运、人与自然等问题应该有哪些思考、应该有什么收获等等。愿同学们在这段特殊的日子里不忘初心、守望相助,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思考、规划好自己的人生,为追求有意义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