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按照教育部、省教育厅的决策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要求,科学谋划、精准实施,确保了新学期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互联网+思政”的优势,用好“抗疫”故事,积极开展“网上思政沙龙”,探索“云端”思政课授课新模式,实现教师不停教、学生不停学。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
一、提前制订工作方案,提高讲好“云端”思政课的执行力
学院根据网络教学实际情况,成立了教学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春学期实施线上教学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疫情延期开学期间教学工作实施方案》、《网络教学教学检查工作安排》和《网络授课预案实施方案》。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质量,开学前学院各教研室开展了多种线上教学模式的试运行,并制定了10余份工作流程图,以便应对在开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的实现。








二、开展“网上思政沙龙”,提升讲好“云端”思政课的战斗力
集体备课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一项特色工作,已坚持了多年,并根据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工作形式,得到学校及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开展“网上思政沙龙”网络模式集体备课。一备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就课程内容、时间安排、教学要求、考核方法等具体问题作了安排,确保线上教学既能给学生传递足够的优质学习资源,又能做好答疑、讨论、互动、考核等环节,确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方案。二备教学方式。老师们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智慧树平台两大平台+QQ群直播建立课程门户,上传了大纲、教材电子版、课件、国内名师视频、主题讨论等资源,做好在线教学和返校后课堂教学两个阶段在教学内容和进度等方面的有效衔接。三备教学内容。各门课程以“全国同心共克难关,抗击疫情全民战役”案例为主题,将涌现出的许多身先士卒的英雄模范,所体现的精神力量“编”为教学案例,转变为教学内容。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一次,保证了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三、用好“抗疫”资源,增强讲好“云端”思政课的感染力
学院老师围绕所授课程,结合“抗疫”中的优秀典型,激发同学们的爱国之情和爱国之行,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例如《原理》课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价值观以及国家治理体系等视角结合应对疫情情况进行了解读。《概论》课从党的领导、制度优势、价值体系等着手,分析了战“疫”过程中的思政元素。《纲要》课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发展和巩固为突破口,站在历史思维的视角深入分析了本次战“疫”的情况。《基础》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从中国精神、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为结合点,详细分析了战“疫”中的生动案例。特别是结合我校“一封发自保定的《与夫书》,等你平安归来”等身边的案例进行教学分析,形成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探索“先学后教、分层教学”教学模式,增强“云端”思政课的吸引力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关注学生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课程开始前,教师通过开放平台让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预学。 在具体实施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开放式问题,让学生在开始学习之前罗列出与课程主题相关的想法。 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多个学习阶段设置小测验,了解学生学习成效,评估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是否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课程结束时,学业考评问题设计需要涵盖课程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最终,教师有必要根据多种类型的评价(如考试问卷、作业评价、讨论帖)评估学生的成绩。






五、加强党性磨砺,夯实讲好“云端”思政课的凝聚力
按照学校党委相关工作要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工支部陆续开展了“网上支部党员大会暨疫情防控主题党日活动”,广大思政课教师表示,在学校教务处的指导下,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要求,正在积极筹备网上教学,做好开课的各项准备。各教工支部在认真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党员的聪明才智,认真思考如何做好当前的思政课线上教学工作,如积极准备网上教学资料、运用好网上教学平台及各类优质资源,积极组织备课等。同时,广大教工党员还表示要在学生中间积极宣传、正面引导,如在课程内容中适当增加健康教育、生态文明、保护动物等相关内容,并通过展开讨论等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次活动里,广大思政课教师凝聚了共识、修炼了党性,为新学期的线上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