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这场抗“疫”战争,展现了中国伟大的民族精神,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整体部署下,根据“快速响应、党建引领、聚焦主题、集中攻关”工作思路,第一时间召开课网络视频党政联席会议,成立上师马学人“疫情防控研究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系列重要批示精神。
此外,马克思主义学院受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委托承担《形势与政策》市级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任务。学校党委对课程非常重视,快速成立由校主管领导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的20余人课程建设团队,聚焦“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这一主题,在师生中广泛开展调研工作。课程团队通过网上“云平台”设计调查问卷,在涉及10余个学院、2000多名学生中进行选题征集。经过两周的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共提炼广大师生关注的十大问题,其中包括疫情防控的中国之治和制度保障、疫情防控中的舆情管理和公众参与、疫情防控中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增长、依法治疫的中国经验、疫情防控中的中国外交等。课程团队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授课内容,通过一次次视频会议反复酝酿课程构架,凝练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最终拟订了涵盖政治和制度、经济与改革、道德与法治、思想与文化、外交与合作等十个专题。需要指出的是,疫情防控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需要强有力的学术研究作为保障。为此,课程团队依托“疫情防控研究院”同步开展科学研究,聚焦疫情防控的实践性、政策性,紧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立足前沿性、高端性的课程建设,充分体现了“抗疫”思政课的独特品质。

正是基于前期一系列扎实的准备和积累,课程一经上线,即收获沪上高校师生的良好反响。目前全新的“抗疫”思政课——《疫情防控的中国力量》已对上海全市大学生和高中生开放,拟于近日面向全国大学生开放。从当前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这一全新思政课“紧扣实际、以宽广的视域、扎实的数据,勾勒出疫情防控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