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证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果,南阳理工学院充分利用疫情防控这个社会大课堂,在做好思政课线上教学的同时,积极探索在抗疫主战场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与形式,形成了思政课“五三五”实践教学新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提高认识,深刻理解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为保障师生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期间的安全,高校普遍推迟开学,并实行线上教学,做到了教师停课不停教、学生停课不停学,基本落实了教学计划,保证了教学进度。特别是各高校高度重视作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政课建设,众多高校把抗疫期间思政课打造成了开学精品第一课,也受到学生欢迎与好评。

党委书记邢勇(右二)检查指导学校防疫工作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学校忽视了思政课实践教学,多是网上在线的理论阐释、教育引导,少数甚至是照本宣科式的说教。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加深对课堂理论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忽视实践教学,势必影响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在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不仅分布在祖国各地,而且都共同面对着一件重大社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就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社会大课堂和丰富、鲜活的实践教学主题和内容,高校必须紧紧抓住和利用这个时机扎实组织开展好思政课实践教学。

校长刘荣英(左三)在安排部署学校防疫工作
二、科学规划,积极探索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切实保证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专题研讨,针对延期开学的实际,提出了思政课“五三五”实践教学新模式。即:“开展五个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一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二是敬畏自然、热爱生命教育;三是增强责任、强化担当教育;四是培养法治意识、遵守法律法规教育;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教育等。

思政课教师张闻晓博士在安排实践教学
“利用三个实践教学课堂”:一是重视社会课堂,学生只有走进疫情防控一线才能有效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加深对相关理论和中央决策部署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二是拓展网络课堂,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积极开展疫情防控主题宣传、网上调查、拍摄制作网络微视频等;三是发掘心灵课堂,组织学生就疫情防控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内心反思、言行自省、情感激发和心灵感悟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制作的疫情防控宣传微视频
“拓展五种实践教学形式”:一是讨论类,主要包括线上疫情防控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二是观感类,主要包括看疫情防控先进典型事迹、听网络专题报告,撰写观后感、读后感,制作微视频、抖音等;三是研读类,主要包括研读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四是实践类,主要包括做志愿服务、政策宣讲等;五是反思类,主要包括针对比较中外疫情防控的安排部署、疫情防控中的一些先进或负面典型等,让学生在反思中受到感悟与启迪,促使其形成科学认知、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

音乐学专业学生在试唱自己创作的抗疫歌曲
三、严密组织,切实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高质量。
为保证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学校从教学安排、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严格要求和管理。一是精心谋划设计,制作课程《实践教学报告手册》。结合课程特点,每门课程都设计了10道左右的实践教学题目,基本涵盖了上述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与形式,让师生做好实践教学有指南、有遵循。

生物工程专业学生在驻地进行防疫科普宣传及调研
二是强化教师指导,做到“三个结合”,努力提高实践教学成效。第一是坚持实践教学和专业结合。对不同的专业的学生采取灵活的实践教学内容、载体和形式。如,对法律专业的学生可以开展防疫政策及法规宣传,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可以制作防疫微视频等。第二是坚持实践教学和课程结合。教师根据所教的不同课程,实行不同的内容、载体和形式。如,基础课可以开展疫情防控人的法制意识或道德行为调研,原理课可以开展疫情防控中热点、焦点事件的哲理分析,概论课可以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经典篇目研读,纲要课可以开展历史上中外瘟疫治理的经验和教训对比分析等。第三是坚持实践教学和社会现实结合。实践教学必须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实际,弘扬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针对疫情防控中各行各业人形形色色的表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鞭挞假恶丑,歌颂真善美,争做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创作的防疫动漫
三是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教学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学校的要求和教师指导下,学校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有的利用医学专业优势主动请缨到当地医院护理病人,成为众多奋战在防控一线最美的逆行者;有的通过印制宣传单、横幅、标语及制作微视频、抖音等,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有的通过研读历史上中外发生的重大瘟疫事件,党和政府对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等,进一步强化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有的积极参与社区防疫志愿活动,挨户排查、站岗执勤、测温消毒,等等。广大学生在祖国的广阔天地和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中,上了一堂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课,同时也为社会做出了应有贡献。
(南阳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葛晨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