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热情而有序的“云端”思政课
时间: 作者: 孟晓乐 韩乃茂 来源: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2020年注定是载入史册的不平凡一年,新冠肺炎病毒肆虐,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思想政治教学部把防疫当课堂,把战疫当教材,引导广大学生与祖国共成长。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
我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学工作,尤其在这段特殊时期,给予了更多关心与支持。党委书记陈建军、校长刘源、副书记杨现钦、副校长窦瑞木等校领导多次参与线上听课,不断与教师交换意见,及时给予关怀与鼓励。思想政治教学部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部署,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工信部和学校防控疫情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思政课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作用,以上好网络思政课的实际行动,为疫情防控交出满意的答卷。
集体备课凸显优势
在思想政治教学部主任孟晓乐教授带领下,各教研室教师群策群力,分课程召开视频备课说课会议,集体研讨网络授课的教学安排,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操作使用,探讨如何在思政课中开展好案例教学,讲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故事,对学生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经过深入细致的集体备课,教师不断克服困难、统一思想认识,围绕网络思政课教学的课程规划,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和直播授课的有效衔接,解决了开展网络教学的技术难点,结合教学知识点形成了开展疫情防控案例教育的教学方案和素材库,组织教师把抗击疫情斗争作为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人间大爱的生动教材,为网上授课做好充分准备。
网络技术娴熟运用
“我是老师,上好课是本职,不管在网下还是网上。”这是老师们的心声!自学校决定新学期开展网络教学以来,思政教学部全体教师以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身心投入教学准备中,将上好网络思政课作为履行教书育人职责和投身疫情防控的重要途径。
选择最优的网络教学平台,并熟练运用,是老师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特点,老师们广泛学习试用各种教学平台,总结优劣,制作“操作指南”,再推广使用。对使用信息化手段有难度、技术不熟练的老师,开展“一帮一”,利用远程辅导演示,手把手教会。
从教室走到网上,不但意味着教学手段的改变,更需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革新。面对改变,老师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拥抱”新形势和新要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点点克服“不适应”、解决“不会用”、走出“舒适区”,只为上好开学“第一堂思政课”。
慢慢地,老师们发现,使用钉钉教学平台进行直播,很有优势。教师在发起互动时,有意愿的同学都可以利用直播群进行发言和参与讨论,学生参与度高,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隔着空间,但同学们充分利用了云端,积极参与直播课程的学习以及各种线上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完成。直播课程收看率达到90%以上,作业完成率超过80%。
同心抗疫正能量传递
“当前,讲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就是最好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我们思政课教师应该做好的。”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政课是主渠道,义不容辞,责任重大。
如何在思政课教学中讲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中国故事,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的使命担当,培养学生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追求,是思政课教学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专业的讲解与生动的抗疫案例结合,通过网络直抵人心。不少同学表示,思政课结合疫情的深入讲解,让自己“收获了感动”、“读懂了中国”、“升华了思想”,“老师们疫情中上网课的敬业精神,更是对我们最好的价值塑造。”
上好云端思政课,不只是应对疫情的权宜之计,更是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随着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熟练应用,与学生线上线下交流互动的深度融合,我们相信思政课教学必将呈现出更多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