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致使延期开学,两个月来,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严格贯彻落实教育部、省教育厅和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化危为机”、化挑战为机遇,依托各类在线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和网络工具,充分利用线上教学资源,积极自建在线课程,全方位、多样化的推进线上教学活动,在“云课堂”里实现了疫情期间“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标准不降低”,确保教学质量,牢筑育人防线。
一、做好顶层规划,专题研究部署本科在线教学工作
学院专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就延期开学期间本科生理论课、实验课、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课程考试安排和承担教学任务教师返岗等问题进行了专门研究。在学院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2020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书记张海波提出脚踏实地、不折不扣根据学校要求做好在线教学工作,院长梁永民要求各课程组抓紧进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副院长惠新平就本科生课程线上教学情况进行汇报,教指委老师就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要求各课程组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进一步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做好学生返校后实验课程教学的相关预案;做好2020届学生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相关预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面开展在线教学检查;各课程组开始进行主干基础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二、各显其能运用多种信息平台,扎实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学院本学期开设课程178门次,其中理论课程88门次,全部按照教学计划实现在线教学,学院党政领导、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和教学秘书全面开展了在线教学检查工作。据统计,88%的课程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在线授课,82%授课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MOOC、腾讯会议、钉钉、QQ等通过直播、录制视频/音频、速课等开展教学活动。师生利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讨论区、微信群、QQ群、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辅导答疑、讨论和交流,部分课程进行了阶段性考试。老师们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确保在线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进度不延时、教学质量有保障。


实验教学是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疫情期间,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结合实际,依托学院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的实验教学资源,利用自建MOOC课程,筛选了北京欧倍尔虚拟仿真学习平台、微瑞科技化学实验在线教学平台、实验空间ilab、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的80余项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在线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教师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传实验简介、安全培训、实验要求、教材及实验内容电子版讲义,在平台与学生开展实验讨论。

三、挖掘分享在线教学典型案例,促进教师互学共进
根据在线教学安排,学院及时发送相关培训通知、网络教学平台操作手册、推送在线教学经验直播信息,努力提高授课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和水平。《无机化学(2/2)》《有机化学(1/2)》《现代光谱分析》《有机化学》(医学)等课程教学获得了学校教学顾问和师生的好评。学院开展了在线教学典型挖掘和经验交流活动,课程授课教师针对《无机化学及实验》《现代光谱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经验进行分享。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积极进行线上教学经验总结,常彦龙老师经过摸索,制作了“腾讯会议教学操作方法”“QQ会议电话教学操作方法”的课件,及时分享给老师们使用和参考。武全香老师就《有机化学》课程线上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在《大学化学》期刊在线发表,在学校的“学在兰大”及微信公众号进行了分享。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春天的来临。疫情之下,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化学化工学院以在线教学为契机,持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聚焦教学质量提升,依托教学团队筑牢育人“云课堂”防线,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化学“一流学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