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30余天,2次主题研讨,4篇学习手账,8篇读书笔记,11次主题班会,26篇图文推送,500余人次参与……这是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学院2018级本科生党支部开展“疫情中学习,讲好五堂课”主题教育活动的几组纪实数字。
时针拨回到2月初,在全国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英勇战“疫”的关键时刻,党支部的11名师生党员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共同探讨党支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行动讲好抗“疫”故事,联结起每一名同学的内心,带领全年级同学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汇聚起特殊时期青年担当的强大动能。为化疫情危机为教育契机,几经讨论后,“疫情中学习,讲好五堂课”主题教育活动应运而生。活动开展以“党支部+班团”为抓手,通过主题宣讲、读书分享、交流讨论、推送宣传等形式,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五方面思想教育元素,激发出疫情期间全体同学爱国力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内容有深度
一堂思想教育大课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1:主题宣讲
这场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击战,生动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深刻诠释了中华儿女爱国力行的家国情怀。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中,各班团积极响应,纷纷推出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有11个班级专门举行线上主题宣讲会,围绕“五堂课”奏响“抗疫主旋律”,激励同学以疫为鉴,立志勤学,报效祖国。在各班团的宣讲活动中,均将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位置,杨佳泽、薛佳朋、曹睿康、胡欣月等近10名主讲人以青年视角、青年话语宣传抗“疫”部署和抗“疫”精神,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制度优势和人民磅礴伟力,引导班级同学坚定爱国信念、增强制度自信。电气1803班团支部还创新丰富教育内容,打出了爱国主义教育“组合拳”,邀请中共党员、团学干部、退伍大学生、医护人员子女、班主任等不同身份的抗“疫”群体代表走上宣讲台,讲述抗击疫情中的感人故事。
在电网1801班的社会责任教育主题宣讲中,王贺石同学结合钟南山、李兰娟、张定宇等抗“疫”一线英雄事迹,联系参与雷神山医院建设的华电研究生、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华电学子们的生动事迹,从“国家财富”“青春逆行”“防疫长城”“使命担当”等四个角度讲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扛起社会责任的应有担当。杨博文同学则以“疫情似镜,照出境界高低”“规则如绳,测出是非曲直”“生活是诗,共同守护美好”等三个角度阐述了规则对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勉励班级同学要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不断提升法治观念,做法律规则的守护者,在面临关键考验之时,能够知规矩、守规矩,尽责任、顾大局。电气1803班、电气1811班、电网1802班、电子1801班等多个班级,也分别结合“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等四个主题开展了宣讲活动,更多像王贺石、杨博文这样的宣讲员勇于走上“云讲台”,结合“五堂课”主题旁征博引,娓娓道来,以最贴近同学的话语、最吸引同学的图文案例实现了朋辈引领,互促共进,提升了主题教育活动的亲和力和感染力。此外,电气1811班采取班委和同学结对联系的形式,在宣讲后及时进行线上交流讨论,确保每场宣讲活动都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





关键词2:读书新风
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聚焦“疫情中学习”,勉励同学在认真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居家时间,通过广泛阅读“五堂课”的相关书籍,多多“开卷有益”,增强广博的知识与宽阔的视野,提升自身理论水平与人文素养。在党支部的倡议发出后,很多同学纷纷捧起名著,思考顿悟,手不释卷。《苦难辉煌》《钱学森》《鼠疫》《人类抗疫全记录》《美丽新世界》《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等书籍都出现在同学们的书桌上,也成为了线上班会的交流书目。金一南教授的《苦难辉煌》一书更是受到黄炼、肖琦等多名同学的共同追捧,并力荐给更多的身边同学。
在信息1802班爱国主义主题班会上,肖琦同学分享了阅读《苦难辉煌》一书后的感想。他说,如果我们摒弃苦难的历史,那我们就仿佛无根之木,无本之源,就是丢掉了属于自己的宝藏。在和平的年代,苦难的历史更需要铭记,正是曲折与艰辛让曾经的峥嵘岁月更显瑰丽,正是苦难历史中的民族脊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奋勇向前。特别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只有每一个青年人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使“中国号”巨轮驶向灿烂的明天。
在本次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像肖琦一样的同学还有很多,他们不仅安心阅读,更敢于发出声音,充满了属于青年人的正气、朝气与志气,体现了独立思考、理性批判的精神气质。他们带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坚持阅读,勤于思考,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使自身得到了进步,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面对世界的正确态度。很多同学都说,随着那一直藏在备忘录里的阅读书单,一个个都被划上了“√”,自己真正感受到了“驰骋古今,经天纬地”的阅读魅力,思想得到了升华,内心吸收了更多的阳光滋养。

形式有创新
疫情期间教育活动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3:强援助力
如何通过形式创新增强活动的吸引力和新鲜感,提高同学们主动参与、乐于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在强制要求下被动“潜水”,一直是党支部在策划活动时苦苦思索的问题。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主要活动方式都是通过线上进行,更容易因活动缺乏吸引力,而导致“开屏挂名”“另辟他屏”。在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党支部与上海交大电院本科生电气第二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邀请已毕业的15级杨光照学长开展主题宣讲活动。两次引进来的强力“外援”为主题教育活动增添了别样的色彩。
3月14日,清华大学博士生讲师团副团长、毕业于电院实践电1501班的杨光照学长开展了爱国主义线上主题宣讲活动,吸引60余名同学共同参加,打响了主题教育活动的“第一枪”。线上宣讲以“关键时刻更见制度优势——在疫情阻击战中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为主题,分为“疫情是对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大考”“中国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中的展现”和“抗击疫情工作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启示”三部分内容,为同学们描述了伟大爱国主义在抗击疫情中的生动体现,激发了彻底打胜疫情防控阻击战、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坚定信心。这次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兼具理论性和生动性的首场宣讲,也为各班团自行组织宣讲活动提供了学习样板。
3月22日,党支部与上海交大电院本科生电气第二党支部开展联合党日活动。党支部成员黄炼、喻译、杨佳泽, 上海交大电院党支部成员田浩、徐澄科、郭文虎、周家玉等同学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感人至深的战“疫”故事,两支部70余名同学在活跃的氛围中深入交流,共同坚定了对新时代青年人所担负重大历史使命的认识。联合党日活动不仅将主题教育的引领效果进一步扩大到校外,还使爱国情、报国志率先在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心中生根发芽,在同学家乡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抗“疫”志愿事迹,便是“五堂课”教育引领效果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4:氛围营造
除举行主题宣讲、读书分享、联合党日等活动外,主题教育活动还充分挖掘身边典型,依托党支部微信公众号发布一系列原创推送,打造充满温度的新媒体宣传平台,营造“学好五堂课”的浓厚氛围。聚焦宣传身边典型,前后分享了时刻关爱班级学生的班主任代表凌俊银老师、身处武汉仍坚守岗位的任课教师代表廖斌老师、学生干部代表高卓尔、投身乡镇社区抗“疫”的志愿者代表李纬经、作为白衣天使投身一线的家长代表黎翰文父母、站好岗守好责的行业代表胡坨供电所员工等的深情抗“疫”故事;整合发布学习素材,绘制了爱国主义思维导图、《科技战“疫”》漫画等4期图文并茂、形式新颖的学习手账,发布了《从<血疫>看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国无法不兴,民无法不立——读<大秦帝国>有感》等8篇文采斐然、洞见深刻的线上读书笔记。




在主题教育活动期间,党支部宣传工作始终围绕抗击疫情伟大实践,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壮举,培养青年学子众志成城的爱国心;以医务人员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英雄故事,专家学者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励志故事,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担当故事,培养青年学子担当作为的责任心;以加强对健康理念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青年学子的自护心;以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教育,培养青年学子遵守规则的敬畏心;以厚植人文情怀、守望相助的凡人善举,培养青年学子扶危济困的仁爱心。累计发布推送26篇,既重宣传,又重践行,营造了坚持知行合一、主动担当作为的整体氛围。



在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他们不断观察社会、观察世界,坚持阅读、坚持思考,在内心中坚定了为理想而百折不挠、执着奋斗的信念。点点星光闪烁,汇聚漫天星河。我们坚信,以“热爱祖国、敬畏生命、担负责任、遵守规则、懂得感恩”为内涵的五堂思想教育大课还将继续开展下去,并将化作每一位电院2018级学子成长道路上的“北极星”,为他们指引人生方向,引领他们在逐梦征程中扛起责任与担当,用绚丽的青春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