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场突然席卷而来的新冠疫情使得全国的大中小学生们体验了一段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线上学习的历程。
线上授课,隔空互动,如何做到教学内容不缩水、教学进度不滞后、教学效果有保证,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多措并举,促进线上思政课从“云端绽放”到“落地生根”。
学文件悟精神,把握线上教学要求
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社科司《关于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组织工作的通知》、江苏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做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高校思政课教学工作的通知》及学校《关于学生延迟返校期间开展线上授课的通知》等文件,深刻领会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握线上教学方面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订预案做准备,有序推进线上教学
在线上教学准备期间,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制订了《关于思政课延期开学的教学工作预案》并召开专题视频会议开展研讨,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集体备课、课程建设、教学流程、过程组织等进行统一安排,提出具体要求,确保线上教学有序开展。
抓备课重整合,确保线上资源质量
一是积极开展网络集体备课。根据科目建立相应的网络集体备课小组,明确备课组长和组员的职责,通过分工与合作,同一备课组做到"四个统一”,即教学内容统一、建课项目统一、课后作业统一、教学进度统一。
二是统一线上课程建设要求。无论自建课程和克隆课程都要求教师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线上资源统一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即电子教材、学习课件、学习视频、学习拓展和章节测试。
三是优化资源整合与共享。除学校统一的泛雅平台建课外,为进一步深化学习内容,提升学习质量,学校还积极向学生推荐和推送中国大学慕课的相关课程,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选择优秀资源进行补充学习。
聚疫情重融入,注重讲好中国故事
结合当前疫情防控战,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措施成效贯穿融入思政课教学,将防疫抗疫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典型事迹作为教学案例融入思政课教学,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开展新冠疫情防控专题讨论,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之治的优势,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时效性、思想性。
多听课勤交流,不断提升教学升水平
组建听课小组,加强督促检查。听课小组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组成,每天由一名老师负责组织听课工作,并主持当天听课情况交流。
领导推门听课,亲自指导教学。3月13日下午和16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田浩两次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的情况下“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线上思政课堂,实时查看和听取教师上课情况。下课后,田书记及时连线任课教师就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和课堂教学组织提出指导性意见。
日常交流分享,促进共同提高
每天在思政课教学群开展交流,任课老师将自己线上教学很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分享,如王颖老师制作教学流程,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过程;朱敏老师建思政课班级群作为平台拥堵时的备用方案;马传静老师将每次课要讨论的题提前发布,让学生提前思考准备;王雁老师制作备课要点,将学习内容纲要化,提前设计好抢答题、讨论题、问卷题,并制作成文档,等等。在互助互学中,不断提高线上教学水平。
疫情之下,云端之上,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思政课教师们正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守正创新而不断探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