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生安全返校复学,四川师大辅导员在行动
时间: 作者: 未知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
5月21日——5月26日,四川师范大学陆续迎来2016级本科学生返校复学报到。为迎接这次特别的开学,学校辅导员老师践行“学生中心”理念,全力投入学生返校一线工作,他们不分白天黑夜,用自己的爱与坚守,与同学们共克时艰。
深夜等待,亲自驾车迎接学生
5月23日,国际教育学院2016级辅导员张亮老师因担心学生深夜返校有安全隐患,凌晨亲自开私家车到成都双流机场迎接凌晨1:55抵达的女生高某某,当看到机场出口辅导员的身影时,学生感到意外又暖心。凌晨四点过,到达学校办理入住手续,张亮老师目送她进入宿舍才放心地离开,早上八点又回到学校迎接其他学生。返校的路不显漫长,因为始终有一束温暖的光,在照亮着同学们归来的夜路,法学院辅导员李刚老师5月23日从早上八点到报到点,直到凌晨一点在川师南大门迎接最后一名学生返校后,才结束了当天的工作。后勤服务管理中心公寓辅导员熊佳丽老师作为同学们的“贴心大姐姐”,不分昼夜坚守在公寓楼为同学们办理入住手续、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状况,每日等到凌晨学生到校入住后才休息。
接力守候,深夜陪伴生病学生
在疫情面前,辅导员们用接力的方式架起守护的桥梁,5月22日,文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辅导员侯涵莹老师于23:30接到学生电话,得知学生邓某返校后独自在寝室“隔离”居住,夜间突发腹痛,难以忍受。她按照学校疫情防控期间应急事件处置流程在赶往学生宿舍的同时立刻向学校保卫处与学院相关领导汇报情况,与校医院医生一同将学生转送至四川省人民医院东区医院就医,帮助学生办理入院手续,陪同进行相关检查。学院“1+3”项目辅导员王玮老师在得知情况后,主动与同事取得联系,于凌晨一点赶往医院协助学生进行入院检查,得知学生患急性尿路结石,接力侯涵莹,独自陪同进行后续输液治疗,待到学生病情稳定后,于凌晨四五点将学生送回寝室。整夜的辛劳并未让他们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二天早晨八点前,两位辅导员均准时出现在了返校学生报到点,继续迎接学生归来。当天中午,学院辅导员李赛乔老师得知情况,又主动来到报到点,接力王玮继续开展学生返校报道工作。
 安顿小家,24小时随时待命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辅导员们纷纷化身为抗“疫”的战士,舍弃小家,为学生奉献大爱。数学科学学院2016级辅导员赵姗老师为了确保24小时随时待命状态,把孩子送回老家,连续四天坚守在报到点按照返校流程亲自落实每一个学生的返校情况。影视与传媒学院学生体量大,辅导员华小凤,刘素两位年轻的女老师,顾不上照顾父母,顾不上照顾才一岁的儿子,全身心投入到迎接返校毕业生工作上。由于前期高强度的工作,华小凤老师在报到当天出现了中暑的情况,头晕呕吐,但她表示,坚守自己岗位等待每一位学生平安归来是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希望学生回校的时候第一个能看到他们熟悉的辅导员,这样学生们会感到亲切,有到家了的感觉。刘素老师在第三批学生返校之际,填写入住单时,手开始颤抖,身体的挑战并未击垮她们,无论酷暑天、雨天,他们都坚持到晚上十二点,直至最后一名学生安全返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作为一名教师,学生就是一切,关爱就是职责。
暖心举动,为返校保驾护航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辅导员们进入了全方位工作的模式,对同学们的关心化作了一个个精准上报的数字、一声声反复的叮咛,还有一个个暖心的不经意间的举动。经济与管理学院辅导员马丹老师了解到学生张某正在紧张地备考研究生复试,将复习资料放置在了学校宿舍,在5月4日放假期间马丹老师到学生寝室为学生找寻备考资料,并给学生邮政快递回家。服装艺术学院辅导员罗瑶老师在疫情期间也同样为同学们构筑了一道爱的防线,一对一了解学生需求,在学生未返校期间,多次深入寝室,为学生寄送证书、参赛作品,学生返校后,积极帮助参加研究生复试的学生协调场地;黄艳青老师得知学生张某某在返校途中,将钱包掉在乘坐的在双流机场搭乘的出租车,晚上8点过,专程前往双流机场,多方联系,直至10点过终于帮助学生找回了钱包。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辅导员崔晓乐老师对第一、二批次延迟返校的学生,采用“贵宾级”一对一服务,精准帮助,从校门口接到住宿点,从核算检测到住宿安顿全程护送学生。为充分关爱学生返校情况,体育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辅导员走访学生寝室,了解学生返校后的心理状态,生活需求,从物质和精神上关爱每一位毕业生。
以校为家,实习辅导员奋战后方
“没有人要求我们加班,但是我们想确保让信息数据完全准确,所以主动加班。这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因为涉及到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我校“1+3”四名实习辅导员陈羽,谢馥薇,刘何洁,邸嘉楠自5月3日起,便加入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前期对9000余名毕业返校学生批次、具体到校时间以及返校前14天的行程信息摸排,后期积极完善学生在校园内的管理方案,包括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学生提前离校等事件,每天面对累计超过5万+的学生个人详细信息数据均会反复核查三遍以上。他们是2016级毕业生,也有一重新的身份——实习辅导员,他们承担起新时代青年的责任,默默守护在疫情的后方,凌晨两三点结束工作后在办公室匆匆入睡,等到第二天天亮便又投身到新的战斗中!作为新生代的辅导员,他们十分感谢领导的关爱,他们说“我们工作到几点,领导们就工作到几点,他们一直关怀关注关怀着我们,这是让我们在疲惫工作中很暖心很感动的地方,所以我们每天都斗志昂扬!”
在绿意愈浓的夏季,经过4天的奋战,四川师范大学9000余名毕业生终于顺利返校。这背后凝聚着24小时轮首在学校办公室的领导干部、静候于机场和校门的辅导员、默默盼望归来的公寓辅导员、仔细排查返校数据的实习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他们在关键时刻勇挑重担,敢打硬仗,是照亮学生归“家”的明灯,亦是满怀爱心的平凡“守护人”。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四川师范大学的辅导员队伍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师德和责任”,用自己的大爱书写教书育人的华章,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工作者在战“疫”斗争中应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