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能否在夏天消失?疫苗研发进展如何?权威解答来了!
时间: 作者: 张蕃 来源:光明网
光明网讯 4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所所长金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三位专家,介绍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科学研究情况。
我国腺病毒载体疫苗已进入二期临床研究
对于我国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进展情况,王贵强介绍道,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了疫苗研发计划,目前已支持了五个线路的研究,这些疫苗都在有序推进中。其中走得比较快的,如陈薇院士的腺病毒载体疫苗,最早进入临床一期,目前已经开展二期临床研究。新冠疫苗的研发是系统工程,目前已经和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都有合作。
严景华表示,我们希望包括同WHO在内的国际机构进行紧密沟通和合作,促进疫苗在全球范围的研发和使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严景华
中国明确强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以及早发现无症状感染者
哪种情况属于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
王贵强表示,无症状感染者包括两种人群,一种是检测出核酸阳性,但是处于潜伏期、还没有发病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一部分会发病,相当于潜伏期的感染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症状感染者。第二种人群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症状感染者,属于隐性感染,是无症状的。无症状感染者最主要的问题是传染性明确,因此隔离观察十分重要。
目前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所以中国现在明确强调大规模的核酸检测,希望及早发现这些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
制定14天隔离期完全科学,超过隔离期发病属个别情况
对于部分病人存在隔离14天以后还发病的问题,金奇表示,应该明确两点:第一点,这是极个别的情况。第二点,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由于患者感染途径不一,机体免疫状态不一等各种因素,会导致不同患者发病时间、症状的不同。根据整个统计和动态分布来讲,这是极个别的案例。因此,制定14天作为一个隔离期是科学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所所长金奇
新冠病毒可能反复发生,全球一体化防控非常重要
对于疫情是否会受天气影响,是否会反复发生?
王贵强表示,新冠病毒比起既往的SARS、MERS,病毒持续时间长,无症状比例也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病毒虽然对热敏感,但对热敏感的条件是56度30分钟。因此从全球流行的情况看,即使到夏天,病例大幅度减少的概率并不高。
新冠病毒再次发生流行的概率是存在的。中国现在控制得比较好了,主要是境外输入此起彼伏,只要一个国家不能有效控制,全世界都不能安宁。因此对于新冠病毒,全球一体化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记者 张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