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明确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目前,疫情防控取得了初步成效,国际社会高度肯定中国防控疫情的做法和成效,点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强大优势。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需要坚定必胜的信念和一往无前的勇气,充分发扬团结精神、科学精神、大无畏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凝铸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
凝铸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是最强的免疫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思想和精神凝聚力。中国共产党领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防控疫情中得到全面充分显现。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快速构建起全国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网络,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顽强斗争。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国一盘棋,凝聚和统一各方面的意志,迅速决策部署,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上下一条心,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协调联动,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全国各地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凝聚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
凝铸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打赢这场人民战“疫”的重要指引。做到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必须相信科学、依靠科学,积极运用科学力量战胜疫魔。相关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做研究的价值立场,把科研论文写在疫情防控战场上,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从“不明原因肺炎”到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从知之甚少到逐步掌握疫情传播规律,国家有关部门科学研判疫情形势,迅速组织专家总结医疗救治经验,有效提高救治能力。在广大科研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些药品筛选和治疗方案取得积极进展,为全面阻断疫情传播提供了有力支持,增强人民群众抗击疫情的信心。各地各部门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意识,从疫情监测、分类排查、预警工作,到强化重点地区人员流动防控,再到广泛普及科学防护知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使尊崇科学、相信科学成为社会共识,不信谣、不传谣成为公众修养,戴口罩、勤洗手、讲卫生成为生活习惯,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科学防线。实践证明,发扬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充分运用各种科学手段和科学技术,做到科学防治、科学应对,就能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武器。
凝铸不畏艰险、勇于“逆行”的大无畏精神。从除夕之夜第一支驰援武汉医疗队到达武汉并投入救治工作,到全国19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省各市,“逆行者”是全国人民心中最美的人,涌现出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广大医务工作者、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选择了“逆行”,义无反顾奔赴湖北、驰援湖北,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成千上万工地建设者、公安干警、司机、快递员选择了“逆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不计得失、恪尽职守。广大基层工作者和志愿者选择了“逆行”,连续作战、英勇奋战,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实落细。在这幅抗疫英雄谱中,有战功赫赫的科学家,有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也有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体现出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彰显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的英雄主义精神。
凝铸敢打硬仗、坚持战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动力。在这场只能打赢的人民战“疫”斗争中,战斗在一线的“逆行者”,抱着“战必胜”的坚强信念,与病毒抗争、为生命接力,义无反顾冲在最前面;医护人员与患者、患者与患者相互鼓励、相互打气,医者仁心、感恩之心相互激荡、心心相印;普通老百姓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自觉“宅”在家里,“隔空”鼓劲加油,不信谣、不传谣、不恐慌,严防死守,共克时艰。前线与后方传递着一个共同的信念:我们必须赢!我们一定能赢!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正朝着积极有利的方向转变,进一步坚定了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只要我们继续保持敢打硬仗、战斗到底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保持积极、健康、理性的心态,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人民战“疫”斗争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