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在授课内容上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高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切实增强学生获得感?如何凝聚起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在关键时期发挥好立德树人作用?这无疑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担当。面对疫情,高校思政课应该讲清楚三个问题。
讲清楚党的领导是我们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的政治保证。
为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各级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群众全面动员起来,发扬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84岁老党员钟南山院士以耄耋之年再次挂帅出征,刚刚嘱咐完大家无特殊情况不要去往武汉,一转身,他却义无反顾的奔赴前线。天津一批援汉医疗队员出征前纷纷写下留言:“听党话,跟党走,打胜仗!”他们以“最美逆行”践行着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一桩桩,一件件正在发生的“中国故事”,在让我们收获一份感动的同时,无疑为我们讲好思政课,讲清楚党的领导是我们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的政治保证提供了生动素材。
讲清楚制度优势是我们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的根本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更是一场总体战,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联防联控工作。中央一声令下,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条战线纷纷行动起来,举全社会之力支援武汉、支援湖北。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我们成功地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面对此情此景,思政课教师必须现身说法,理直气壮地讲明疫情防控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定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青年学生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
讲清楚人民群众是我们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的最大底气。
面对疫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疫阻击战,切实维护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党员群众放弃休假,紧急行动起来,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医务人员日夜备战,科研人员全力攻关,众多劳动者坚守岗位,默默付出。汶川县三江镇9个村的村民自发行动起来,捐款捐物,短时间内就筹集到近20万元善款送往武汉。海外侨胞总动员,跑药店、找工厂、跨境买,一个个口罩,一套套防护服第一时间运抵武汉。全国人民放弃出行,主动隔离,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华儿女“舍小家、为大家”的情怀与担当。这些无不诠释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初心和使命,理当成为思政课上最闪亮的案例与素材。
特殊时刻,正是考验思政课教学改革成果和思政课教师使命担当的紧要关头。作为高效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师必须发挥好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