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会合力,打赢新型肺炎防疫战
时间: 作者: 高德胜、聂雨晴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看到每天的确诊病例实时数据既喜又忧,喜的是治愈病例越来越多;忧的是新增病例数量依然较大。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多,牵挂着每一位国人的心。现阶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已到了关键时刻,超常规防控举措接连出台,联防联控机制昼夜运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力量不断凝聚。在这场攻坚战中,与全面防控和科学治疗同样重要的是必胜的信心。唯有众志成城,坚定信念,这场战役,中国才能必胜!

当疫情开始肆虐时,“逆行者”的身影一队接一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用生命交出一封封请战书,秉持“南丁格尔誓言”,无惧艰险、迎难而上,打响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保卫战。随后,网上网下发出“武汉挺住,中国加油!”的呐喊,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道出中国人必胜的信念。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疫情严重地区医疗物资匮乏时,一批批救援物资火速驰援,全国疫情防控物资统一调配,增强了抗击疫情的战斗力,唯有同舟共济、齐心协力、精诚团结的力量才能坚定共克时艰的脚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首先是在疫情蔓延公众神经紧绷之际,继口罩、护目镜被抢售一空,双黄连口服液也不能“幸免”,成了群体性哄抢的对象,全社会上演了一幕疯狂采购双黄连至完全脱销的大型群体闹剧。不禁使人惊叹,当狂热的恐慌掌控民众的头脑时,科学的防控变得无力。其次围绕抗“疫”物资分配的问题,武汉市红十字会被卷入舆论的旋涡。一边是协和等医院急缺的医疗物资、焦灼的社会呼吁,一边是拨付失衡、手续复杂、物资堆积如山的武汉红十字会仓库,人们焦急、迫切、忧虑的情绪在武汉红十字会身上倾泻而致。最后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频现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不断挑拨、激增人民的愤慨情绪……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来势汹汹的疫情既是残酷无情的战场,更是一次生死考验、党性锻炼的大考。这次疫情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且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救治患者,在春运返乡的浪潮下最大限度防控疫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保障社会生活运行,这是对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在患者救治、疫情防控、物资供应的各项工作中,既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意志、团结和作风,又考验着广大党员干部敢当、敢为的“硬核”行动。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回首过往,抗洪抢险、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的一次次伟大斗争告诉我们:纵然天大的困难与挑战,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团结的力量终将战胜一切。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短短数日,全国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东西南北中,都紧急动员起来。九天完工的火神山医院就是最好的证明。对于在大考中现形的昏官、庸官、懒官,采取“零容忍”,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第一线。特别像湖北省这样的疫情重点防控地区,一些不称职的干部被果断问责、“火线”免职,例如“一问三不知”的湖北省黄冈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唐志红,湖北省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等。对失职渎职者的问责惩处是党对疫区人民的负责,也为广大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如打击抗拒疫情防控、暴力伤医、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这是一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阻击战,也是事关十四亿中国人生命安全与健康的保卫战。打赢这场战役,需要组织各方力量、凝聚社会合力。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从医疗机构到交通物流,从生产企业到科研院所,从居家观察者到返岗上班者,方方面面都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国家中的一员,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冷眼旁观。在汹汹的疫情面前,需要我们保持客观冷静,理智判断,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多一份理解与包容,少一份指责与谩骂。相信中国共产党,相信政府,相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战疫”一定会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