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这为我们在抗疫大战大考中提升“中国之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既立足当前,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在抗疫大战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更放眼长远,把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健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形成更加精细、更加高效的应急反应体系,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着力提升“中国之治”。
坚持强化党的领导,切实发挥制度优势。“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对中国而言,治国之“本根”,就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应对和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关键在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多次召开会议,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中央指导组深入防控一线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各级党委和政府积极主动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英勇奋战,广大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日夜奋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闻令而动、敢打硬仗,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守望相助,广大公安干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基层干部、下沉干部等坚守岗位、日夜值守,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辛、深入一线,广大志愿者等真诚奉献、不辞辛苦,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艰苦努力,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实现了稳定局势、扭转局面的目标。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我国应对这场重大公共卫生危机的实践,再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我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我们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做到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执政理念。夺取疫情防控人民战争的胜利,必须始终坚持初心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要着力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充分考虑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密切监测市场供需和价格动态,保障米面粮油、肉禽蛋奶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对因疫情防控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落实包保联系人,加强走访探视,及时提供必要帮助。二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尤其是要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病亡者家属等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疫情严重地方群众的情绪宣泄,要理解、宽容、包容。给人民群众当服务员,不能干巴巴、硬邦邦,要把事办到群众心坎上,把话说到群众心窝里,让群众如沐春风。三要依靠、发动和激励人民群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武汉人民那样:“在这场严峻斗争中,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不畏艰险、顽强不屈,自觉服从疫情防控大局需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让全国全世界看到了武汉人民的坚韧不拔、高风亮节。正是因为有了武汉人民的牺牲和奉献,有了武汉人民的坚持和努力,才有了今天疫情防控的积极向好态势。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必将通过打赢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再次被载入史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都为你们而感动、而赞叹!党和人民感谢武汉人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以民为先,多办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急事实事好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依法依规管控,切实提高法治化水平。“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法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本方式和重要保障。从这次疫情防控来看,很多地方和部门及时制定法律法规、出台制度规范,运用法治手段和法治思维,依法推进疫情防控工作,表现出了良好的水平和能力。但是,也有个别地方特别是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在工作中出现偏颇和极端做法。比如,有的私设关卡、封村断路;有的对湖北、浙江、广东、河南等地外来务工人员“一律劝返”,要求“外来人员一律只出不进”;有的一见42开头的湖北人身份证号码,便对持证人设置种种条件……一些举措出现简单化、一刀切现象,于法无据、违法任性的管理乱象频发,显然没有做到依法作为。提升依法防控能力,就要增强法治思维,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要加快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严格执行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司法力度,保障社会安定有序。对社会组织和个人来说,要做到尊法、学法、知法、守法和用法。
坚持抓好两个阵地,切实做到科学精准防范。抗击疫情有两个阵地,一个是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一个是社区防控阵地。在医院救死扶伤阵地上,一要突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尽最大努力挽救更多患者生命。坚持把医疗救治工作摆在第一位,按照“四早”要求和“四集中”原则,加快推广应用已经研发和筛选的有效药物,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二要加快疫苗研发。疫苗作为用于健康人的特殊产品,对疫情防控至关重要,对安全性的要求也是第一位的。要加快推进已有的多种技术路线疫苗研发,争取早日推动疫苗的临床试验和上市使用。三要搞清楚病源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统筹病毒溯源及其传播途径研究,摸清传染源、传播途径、人体的抵抗性、病毒生存环境、发病规律、危害后果等,在此基础上,制订出科学的防治方案。四要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五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六要加强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国际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在社区防控阵地上,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织紧织密城乡社区防控网络,构建“社会治理有机构、事务下沉有人管、群众参与有平台、社会服务有网络、居民生活有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横到边、纵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群防群治严密防线,使所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
坚持落实分区分级,切实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强化“六稳”举措,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推动各类企业有序复产复工,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政策全力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用工、资金、原材料等方面的难题。加强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工程的建设和谋划储备力度,以大项目对冲疫情影响、促进经济增长。抓好春耕生产、农民就业增收等工作。加强社会面管控,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坚持宣传舆论引导,切实营造良好氛围。疫情是对各级党委、政府应对危机能力的考验,也是对社会成熟度和公民责任感的考验。在这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控体系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分子。疫情发生以来,社会舆论总体积极正面,但也出现了一些负面的苗头。对此,我们必须加强正面引导。要深入宣传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充分报道各地区各部门联防联控的措施成效,生动讲述一线的感人事迹,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要加大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依法行动、依法行事。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依法做好疫情报告和发布工作,按照法定内容、程序、方式、时限及时准确报告疫情信息。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谣言止于真相”,击碎谣言的最有力武器就是回应群众关切,决不能让互联网成为传播有害信息的平台。要统筹做好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经济形势等重大宣传,为当前舆论融入更多暖色调,营造风雨无阻向前进的浓厚氛围。
坚持锤炼优良作风,切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党员干部是抗疫的重要力量,防控疫情则是体现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在这场全民抗疫中,谁是能将、谁是庸才、谁是逃兵,人民群众看得一清二楚,历史也将给予最公正的评价。要以优良的作风,坚决把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抓实抓细抓落地,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必胜之心,拿出战胜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屈服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勇当先锋,敢打头阵,用行动展现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必须增强仁爱之心,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及时解决群众所急所忧所思所盼;必须增强谨慎之心,对风险因素要有底线思维,对解决问题要一抓到底,一时一刻不放松,一丝一毫不马虎,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这次抗疫,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战大考。“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关键时刻敢担当善作为,发挥科学防控之智,采取统筹兼顾之谋,运用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就一定能从疫情防控这件大事难事中趟出一条路子,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之治”交出一份经得起检验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