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总是伴随着痛苦与恐惧,但也往往孕育着希望与光明。
2020年新春伊始,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咄咄逼人。疫情仿佛给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按下了暂停键。面对征程上的巨大挑战,我们也得以静下心来,去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思考公共卫生预警体系的建设与完善,思考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提高与现代化,思考如何让中国人民能过上更加幸福美好安全的生活。
作为教师,我们也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重要契机,真正地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是仅仅教会孩子们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满足于让他们能考上一所高中或大学,还是真正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落地,真正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科学素养、理性思考、仁爱之心。
疫情就像一面镜子,它折射出爱的力量、责任的力量、使命的力量,也让我们的心灵充盈温暖,受到震撼,必将得出人性真善美终会战胜死亡、战胜恐惧、战胜病毒的历史性结论。疫情也再次彰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哪有什么超级英雄,只是有无数平凡的人在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职责,护佑着这个国家和人民。
“中国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如是说。我们最近还看到,当疫情在欧洲肆虐时,在最危急的时刻,东方力量伸出援手,于是我们听到,罗马上空回荡着中国国歌,人们在高喊“谢谢中国”!
作为师者,我们确实应该引领孩子们在席卷人类的灾难中,更好地去看、去想、去参与。让他们明白,在分数之外,世界上有一些人与事,更值得去学习、去领悟、去珍视。在更深层的教育中,让孩子们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要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什么样的贡献。从这一意义来看,上好这堂抗疫人生大课,是今天对“立德树人”最好的诠释。
北京景山学校作为一所教育改革实验学校,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题词的发源地,在60年的教改实践中,始终坚持引导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和家国情怀。这次疫情期间,学校开展了“红领巾广播站、抗疫英雄谱、致敬最美逆行者、我参与我创作”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倡导每一门课、每一年级、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思考,如何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域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彻教改思想,不断丰富教育的内容形式,大胆探索创新,化挑战为机遇,启迪孩子们不断丰富人文和科学素养,在战疫大课堂中感受人间大爱。
今天的中国实践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古训给予了更深刻的诠释——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十几天就拔地而起;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战之必胜;来自全国的43000多名医务工作者支援湖北,支援武汉,齐心战疫;全国各地的医疗物资、生活用品、蔬菜水果源源不断地运往武汉;更有14亿同胞响应号召,居家防护,避免交叉感染等等。我们要让每一名学生懂得,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世卫组织专家说,中国的努力为世界防控疫情赢得了时间。中国在抗击疫情中取得的成就,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可以说,中国人民战疫的整个过程,再次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所讲到的,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和平时的说教不同,疫情这样的苦难教育更能够震醒灵魂,更具有精神价值。上好防疫大课的根本目的,还在于让孩子们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全民族的火热实践中,给今天的青年学生补足精神之钙。
“爱心是我们抗击疾病最强的力量”。“爱”是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要教育学生爱生命,爱世界,爱自然,爱祖国,爱他人,爱自己。在这样特殊的历史时刻,让孩子们感受这份“大爱”,恰是我们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因为有了爱的滋润,再寒冷的冬天也会过去。等到春暖花开,我们必定会看到武汉最美的樱花,依然常在常开。
最后这段话,是景山学校一位七年级同学创作的作品中的一段话,也道出了全校师生共同的心声——
“2020年,我第一次亲身经历一次全国性的灾难,也是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这世界。我看到很多人用生命护着一座城市——武汉。他们,将在那里,我们,也将陪伴他们,在至暗中投射出生命的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