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少年生逢其时,要赓续红色血脉,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做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教育部政务新媒体推出“教育强国,有我!”网络主题宣传活动之“青年说·传承篇”系列,挖掘高校里的
8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在北京联合举办馆校共建“纪念馆里的大思政课”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会,共同探索将伟大抗战精神有机融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与路径。来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陕西延安革命纪念馆等20余家革命纪念馆
8月15日晚,“铭记烽火 砥砺青春”——首都大学生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示活动举办。来自14所首都高校的学子以一场融合艺术与信仰的青春盛宴,致敬历史、缅怀先烈,激扬伟大抗战精神。 舞台之上,青春与历史深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一曲《有我》的青春宣言拉开演出
2024年7月27日,一个越洋消息让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一批学生记住了这一天。 那是北京中轴线等待12年的大日子。在印度新德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项目于2023年3月启
以往在课堂上、书本里讲过无数次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此刻都具象化了。”在新疆帕米尔高原,当“全国模范退役军人”龙吉克·卡德尔讲到家族四代人近百年守边护边的故事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95后团委书记解栋感叹道。 “这份具象化,便是龙吉克谈及‘守边就是守家’时眼里的光。”解栋说。 作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北京市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深刻认识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
5月15日,“以新气象新作为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全国大中小学思政“金课”建设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 “高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顶层设计愈加完善、工作基础不断夯实、育人效果有效彰显。其中,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初步形成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横向
4月18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中国科协宣传文化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爱北京·爱科创”行动宣布启动。行动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有机结合,计划在2025年开展30项育人活动,引导青少年提升科学素养,弘扬科学家精神。 据介绍,行动遵循大中小学生成长特点
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12日召开会议,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学习教育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蔡奇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李希出席会议并讲话。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