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出版发行,这是全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认真学习这部著作及之前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深切体会到“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要求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矢志不移为党…

2020-08-05

保持干劲韧劲 决战脱贫攻坚

一滴水的重量是渺小的、力量是薄弱的,但当上千万、上亿水滴汇聚在一起,朝着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发力时,就会迸发出千钧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了七年多的精准扶贫,特别是四年多的脱贫攻坚战,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少到去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今年的52个,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这种力量来…

2020-08-05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意义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顺应时代潮流,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

2020-08-03

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没有正确的法治理论引领,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法治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论指导。我们要坚持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有力理论支撑。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为指导。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依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

2020-07-3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启示

改革开放是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40年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独特标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主题,能够更深刻地反映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它的成功,彰显了社会主义蓬勃的生命力,也必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什么是现代化和怎…

2020-07-29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内的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研究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强有力地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威胁生命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共同性问题,以利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最本真的意义上说,是人类为了确保生命和生态一体化安全所构成的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内,作为人类之命的生命安全与作为人类之运的生态安全始终处于整体性一体化状态,必须从…

2020-07-27

弘扬抗战精神 开创复兴伟业

天地英雄气,千载尚凛然。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那段中华民族在血与火中铸就的伟大抗争历史,视死如归的革命英烈、浴血奋战的沙场将士、毁家纾难的仁人志士……悉数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抚今追昔,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创造出的伟大抗战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

2020-07-23

深入理解“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中央最近多次强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扩大内需又作了具体部署。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央提出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表明政府宏观调控重点已从供给侧转到了需求侧。这种看法其实是一种误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扩大内需并不矛盾,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 扩大内需应坚持重点…

2020-07-21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必要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它混淆了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即在对待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往往只看到这一真理的一般性而遮蔽了其特殊性;而在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则又往往只看到这一真理的特殊性而遮蔽了其一般性。其实,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并不相互抵牾;另一方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也不仅仅具有特殊性,…

2020-07-1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