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作用 坚定新中国的历史自信

2023 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实施 70 周年,也是计划经济体制开始运行70 周年。 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正式建立,如果从 1952 年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中财委)下发《国民经济计划编制暂行办法》《关于加强计划工作大纲》算起,到 1992 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好经历了 40 年;即使以 1978 年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作为它的…

2023-10-31

中华文明何以赓续不已

中华文明的重要特质之一,就是数千年来薪火相传、从未断绝。中华大地虽然历经改朝换代,但中华文明始终赓续不已。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中华文明之所以能赓续不已,固然可以从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等诸多因素加以说明,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从中国文化传统本身找到对这一现象的内在解释,即中华文化传统决定了它能够延绵不绝。 信仰基础与哲学根据是中华文明赓续…

2023-10-26

中国革命伟大胜利的哲学之维——毛泽东在1949年的哲学思考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迎来了伟大胜利。这一伟大胜利,以新中国的诞生,宣告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结束和中国当代史的开启。这使得1949年又成为中国历史的划时代的转折点。面对这一胜利和转折,毛泽东不仅以诗人的激情,吟唱出“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P74)的不朽诗句,而且以大政治家的胸襟和大哲学家的智慧,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党所面对的时局、任…

2023-10-24

中华文明自我革新的能力

在人类文明史研究中,人们总会注意到一个基本事实:在世界最古老的四大原生文明形态中,最早显现文明曙光的两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带),因为持续不断的战乱而早衰,人们迄今已经无法识别巴比伦文明的遗址;埃及文明显然已经伊斯兰化;印度文明的发展多次被打断,甚至连印度佛教也转移到中国,以禅宗的新形式得以延续回传;稍晚一些曾一度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也因为日耳曼人的…

2023-10-18

毛泽东群众工作的语言地图及现实观照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表明,打江山、守江山的精义即得民心、守民心,而得民心、守民心的要诀即懂民心、暖民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社情、民情新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把群众工作的基本功引深引细的新要求,这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无论是在集体层面还是个人层面皆应反复体悟群众工作的“味…

2023-10-10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文明进步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创新性作为中华文明五大突出特性之一,既深刻昭示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途径,也鲜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在继承创新中…

2023-10-07

历史进步复杂性的历史合力论诠释

一定性质的历史进步论总是与它持有的特定历史观密切相关。唯物史观坚守的历史进步论,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形成的规律为依据,既反对以往否定或怀疑历史进步的历史循环论和历史倒退论,亦区别于一切将历史进步的根源诉诸神意、抽象理性等神秘、思辨的唯心主义。作为唯物史观重要内容的历史合力论,进一步重申唯物史观对历史进步的把握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即历史进程既是…

2023-09-20

1949年南方新解放区的“反银元斗争”——以上海、南京、杭州为…

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全会讨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问题,并作出重要判断,“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强调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要求在领导城市工作时,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向帝国主义者、国民党统治集团、官僚资产阶级等作政治斗争、经济…

2023-09-14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大势(经济形势理性看)

今年以来,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虽然当前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但我国经济具有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的重大判断,同时强调“我国发展进…

2023-09-06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