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既要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又要整体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还必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是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也是习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方向,就要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党的领导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我们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全面
2022年9月1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明确提出在法学门类下新增“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这种调整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于加强中共党史党建研究的高度重视。自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
思想政治教育贯通问题,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课题。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出场语境虽是教育问题,但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普遍的贯通,不是个别领域的个别现象,而是一切社会实践领域的普遍现象。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贯通,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贯通的内在本质,分析思想政治教
新时代“为人民服务”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人民群众的道德要求;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中的一个命题,也是一种深刻的思想文化。“为人民服务”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展现了生机活力,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强大的力量。习近平指出:“江山就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提出的标识性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自觉,更宣示出中国共产党运用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自信。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不是在理论思维中想象和推演出来的,而是“作为客观世界的反映而被表现出来的”,概念的背后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各自有何深刻内涵,如何看待三者间的关系,是学术界长期关注、探讨的基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突出使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等表述,为我们思考这一基本问题提供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