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生产跨越国界、不断开拓世界市场进行了深刻分析”,“这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全球、造福人类,共同创造美好世界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深入研究作为资本主义前提与结果的世界市场,在资本主义批判中构建起相对完善的世界市场理论。依据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以实际行动融入世界市场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举措。为此,在中国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不懈奋斗,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必须实现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有机统一这一基点,重视世界市场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实现了“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2](P63)。也正是基于对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深刻把握世界市场发展总体趋势,正确认识中国与世界、国际国内市场关系,将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与世界各国发展前景紧密交织,彰显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宏大视野。
一、向外国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世界市场理论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扎根中国大地,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宏大视野阐述了“向外国学习”的必要性。从宏观来看,中国市场是世界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对外开放和广阔的世界市场,世界的发展亦离不开中国。从微观来看,中国想要改变经济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力水平有限的现状,必须向外国学习,利用好外资,提高工业化水平;同外国人做生意,发展中国经济。[3]“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问题的,有生意就得做,并且现在已经开始做,几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人正在互相竞争。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4](P1435)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本质上存在利益契合点,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将促使世界经济更加活跃,这些观点为共同参与世界市场、推动世界现代化贡献了思想智慧。
“在中国共产党内,毛泽东是提出和力主对外开放的第一人,也是急于敞开国门、走向世界的第一人。”[5]在中国与外国的关系中,毛泽东提出“向外国学习”的口号,强调“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地理条件作用下,世界各国酝酿出与众不同、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例外。在工业化和科技化水平较低的现实国情下,中国必须同各国发展联系,学习外国的有益经验,在互相往来中取长补短。[6](P253-254)这样既能增添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使社会主义体系发展得更加完备;也使得两制共存下的世界更加和谐与稳定,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有益经验借鉴。“向外国学习”的主要对象是向世界上一切国家学习,而不是只向某些国家学习;努力学习外国好的经验,尤其是自然科学和技术方面的经验。[7]毛泽东深刻批判了盲目全盘接受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和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强调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同时提出在学习资本主义的工业化经验和长处时,要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8](P237),消除资本主义糟粕对社会主义建设产生的消极影响。
围绕融入世界市场的必要性、重要性、长期性以及范围和原则,毛泽东提出在向外国学习时,要坚持以我为主、洋为中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立足中国实际,吸收借鉴外国先进文明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赶超世界一流水平。毛泽东反对全盘西化和崇洋媚外,主张“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9](P491),坚持政治上独立、经济上自主。具体而言,既要以世界的眼光虚心请教,又要在外国人面前挺直腰杆,更要实现本国特点同外国有益经验的有机结合,更好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在政治上选择马克思主义和学习苏联的有益经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某些长处和具体制度;经济上学习如何更好吸收利用外来资金,主张同外国人“做生意”,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学习外国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文化上主张有批判地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化和有益成果,主张“洋为中用”。[10]不失时机地利用和吸收外资、发展对外经贸关系、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效推动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1]
二、全方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世界市场理论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聚焦时代之问,前瞻性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对外开放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世界市场理论。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庄严宣告“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12](P64)。“经济上的开放,不只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恐怕也是发达国家的问题……世界市场的扩大,如果只在发达国家中间兜圈子,那是很有限度的。”[13](P79)在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时代背景下,江泽民明确要求“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14](P551)。他强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具有同等重要的市场地位,“既要看到欧美市场,也要看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15](P92)。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被认为是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的重要开端。[16]胡锦涛提出科学发展观,延续党的对外开放战略,强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17](P612-660),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党深刻认识到,生产力社会化趋势促使国家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都不能孤立存在于世界的进程之外,为此,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广泛进行国际交往与合作。[18](P309)
在这一时期,党对世界市场有了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强调应在世界市场中充分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实现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优势互补,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提供活水,为发展社会主义指明方向,为创造富有生机的世界贡献力量。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同时存在着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是不可更改的事实,在紧密联系的世界市场体系中,国家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的经济关系也难以割裂,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并不影响国家间的经贸往来,可以利用资本主义实现自身发展。[19]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制定“一国两制”政策,探讨了社会主义利用世界市场促进自身发展的具体方略,实现了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创新发展。[20]江泽民认为,在世界市场不稳定情况下,中国要积极“引进来”以巩固对外开放水平,主动“走出去”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巩固美、日、欧等国家的传统市场,也要继续开拓周边国家中富有潜力的市场,将潜在市场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资源,推动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21]胡锦涛强调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融入世界市场、应对全球化挑战时,利用好外资和国际有利条件,扩大技术引进规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全面开创对外开放的新局面。[22]
在这一时期,党深刻洞悉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的必由之路”[23](P210)。为此,首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融入世界市场。历史的事实已充分说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24](P255),“越是对外开放,越是国际竞争激烈,越是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越是要把推进事业发展的基点放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上”[25](P141-142)。其次,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不断强化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与制裁,真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26](P460)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促进国际分工,提高合作与竞争水平,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衔接互补中获得强劲的发展动力。再次,立足世界市场实现自身发展。以世界市场为基础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总结与世界市场相脱离导致落后的经验教训为认识来源,以当今世界所凸现出的全球化进程和态势为实践来源,以在世界市场上创造比资本主义更为优越的社会主义生产力为价值取向。[27]坚持在世界市场中建设社会主义,从时代主题中探索世界市场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坚持互利性原则,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分享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带来的益处。[28]立足世界市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各方面改革以适应世界市场的要求,独立自主融入世界市场。[29]最后,世界要繁荣、国家要发展,必须具备宏大的世界视野。坚持以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格局,强化战略思维,进一步树立全球战略意识。努力从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国际国内形势中把握发展的总体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市场提供的发展条件,抓住国际国内经济互补的发展机会,统筹经济发展全局。[30]
三、推动新型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世界市场理论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更是以战略眼光聚焦世界之问,洞察世界市场整体化发展趋势,提出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世界市场发展的第三个阶段[31],是当代世界市场在经济层面的鲜明表征。中国共产党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最新发展。从理论意义上看,世界市场理论对于认识当前经济全球化现象、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在机理具有积极作用,对于建设更加公平和谐的世界、推动有效全球治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开放、包容、普惠、平衡与共赢,推动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从现实意义上看,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资源的流通过程,建立在世界市场运行机制之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市场这一空间载体。世界市场强化国家间联系,促进资源自由配置[32],这将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联动格局,进一步释放世界经济发展活力,为各国提供全新发展机遇。
当前,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与人、国与国的联系空前加强,人类交往方式应当更加自觉地从“经济生存共同体”走向“生活交往共同体”,从世界市场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33]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更注重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理念。这一理念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全球治理观为核心,以“一带一路”为实践路径。[34]尽管当前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发达国家仍是世界市场的主要获益者,然而,中国共产党没有陷入世界市场姓“资”姓“社”的意识形态泥潭中,反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推动世界市场向前发展,实现了从被动卷入到主动参与再到引领世界市场的态度转变、由排斥到参与再到共建世界市场的角色转变。[35]
客观地说,世界市场是落后国家实现产品和要素配置的重要平台,是增进分工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时应沉着冷静,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以构建互利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当代世界市场的归宿,这将有效促进世界市场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36]当然,中国也要“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37](P61),深刻把握世界市场中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勇担改革与完善全球治理体系重任,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高度倡导世界各国团结努力,激发世界市场发展活力,最大程度发挥世界市场对后发国家的积极意义。[38]
四、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的研究展望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顺应世界市场发展趋势,结合中国现实需求,创造性地推动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这一理论在指导中国对外开放以拥抱世界、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方面具有深远意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勇担时代责任与使命的国际形象,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胸怀天下的大局观,为世界人民共同创造美好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研究党的世界市场理论,不仅能够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的认识与理解,也能用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更能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正确认识与利用世界市场实现自身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党的世界市场理论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的领域,在充分肯定学术界取得了丰硕研究成果基础上,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
第一,从研究对象来看,对党的世界市场理论的对象研究相对单一,应拓宽党对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创新发展的研究广度。世界市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研究起点和逻辑终点,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资本本性,对于解读当前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和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具有时代意义。通过多个研究平台发现,直接关于党的主要领导人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研究较少。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世界市场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中国化的成果,不仅确证了世界市场理论的科学性、时代性、发展性,而且也体现了党在不同时期对世界市场理论的具体运用,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此,应注重对党和国家重要文献的搜集整理,深入挖掘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世界市场思想的重要论述,以便更好认识和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具体实践。
第二,从研究内容来看,对党的世界市场理论的内容研究较为集中,应加强对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体系。纵观学术界已有成果,尽管党的主要领导人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表述对世界市场进行阐述,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继承与发展马克思主义世界市场理论基础上,辩证分析世界市场对后发国家的作用,强调在世界市场中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原则,强调以中国融入世界市场贡献发展机会,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以从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对世界市场的认识进程入手,着重分析党在各个时期阐述世界市场、世界历史等相关内容的普遍性和一般性原理,加强其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以构建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体系,从而为探讨党矢志不渝、胸怀天下、创造美好世界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第三,从研究角度来看,对党的世界市场理论研究多集中在经济领域,应从政治、文化等多维度入手深化对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研究。马克思在世界市场理论中不仅详细阐述了世界市场中的经济关系,也论述了世界市场中形成的政治、文化关系。从政治层面来说,马克思肯定资本主义社会相较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进步作用,也揭示了资本主义通过世界市场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进行暴力掠夺、买卖黑奴、开疆扩土、强占市场,以强硬手段人为扩大世界市场的现象,这说明建立经济联系的同时也使这一关系带有浓厚的政治霸道色彩。资产阶级在世界市场中的不断吞噬和无尽扩张也加剧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强化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性与彻底性,也指明了世界市场的共产主义发展趋向。从文化层面来说,资本主义通过世界市场向落后地区输送资本主义文明,加速文明时代到来,推动了各个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碰撞交流。由此,应当多维度扩大世界市场的研究视角,从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进行系统研究,揭示中国共产党世界市场理论的多重意蕴。
(作者简介:刘勇,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杨淑贤,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同济大学基地助理研究员)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研究”(项目号2021BKS009)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