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内在结构

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政治经济学、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交汇点,理论来源的复杂性直接导致了其阐释空间的无限性。但是,如此众多的理论来源在此时马克思的头脑中是如何建构和变化的?它们又是以怎样的结构存在的?这是我们对其进行原创性阐释之前,首先要回答的基础性问题。 孙伯鍨教授以文本和思想史为基础,首次提出“两条逻辑”来阐释青年马克思思想的复杂性…

2023-11-27

国外马克思主义中的黑格尔思想元素

国内外学界对国外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关系展开研究的论著,不说是汗牛充栋或浩如烟海,至少也是蔚为壮观的。其中一个重要的维度是试图从国家与民族精神的视角,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在展开社会批判时采取充分吸收黑格尔研究成果的“近黑格尔”方案,而在实践和建构方面却采取回到黑格尔之前的“近康德”方案,这二者之间的错位值得研究与反思。可以说,借助马克思,探索一条在批…

2023-11-22

论以丝路精神破解全球治理的困境与路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世纪之问,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内容的丝路精神能够为化解世界文明交往中的矛盾分歧提供思想引领,从而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 一、丝路精神的提出及…

2023-11-09

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的提升与启示

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不仅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而且深刻影响着世界的发展进程。因此,厘清毛泽东思想海外影响力提升的历程脉络、理论价值、实践探索,深刻总结其基本经验,对于在新时代提升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海外影响力、增强文化自觉、理论自信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话语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时代…

2023-11-02

改革视角下的列宁新经济政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1890年8月,恩格斯在一封信中曾写道:“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共产党人经过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获得执政地位,只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会不断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创造性地解决前进中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

2023-10-24

创新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

自20世纪80年代以降,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常丰硕的研究成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进入一个转折期,需要从单纯译介和分析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思想、体系,转向用中国话语体系来重新阐释国外马克思主义,从而凝练思想,以问题为导向,系统地阐释国外马克思主义,最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全世界展现以建构中…

2023-10-16

“是”还是“存在”——关于黑格尔《逻辑学》的讨论

今年初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贺翠香老师对我说,她们有一个读书班,要读黑格尔的《小逻辑》,希望我可以去讲一讲。我欣然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是学兄吴元梁生前一直待的、任过主任的研究室。哲学研究所的事情总是要支持的,离开哲学研究所后,我一直如此。 贺麟先生翻译《小逻辑》,最初将其核心概念Sein译为“有”,后改译为“存在”…

2023-10-16

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的驾驭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当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跳出了“以苏为师”的窠臼,打破“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超越“消灭资本”和“以资本为中心”的二元对立,走出了一条有效利用和驾驭资本逻辑的新道路,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

2023-10-07

何为唯物史观的“物”?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讨论中经常提到一个问题,唯物史观的物到底该如何理解?一个常见的回答是:唯物史观所讨论的物并非经验层面上的一般实存之物,而是具体的历史的社会关系。这一问题的解答,从根本上指向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本质,但是并未穷尽问题的全部。沿着唯物史观中物的理解这一问题深入思考,我们将发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有机整体,完整准确…

2023-10-07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