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思马克思第一次思想转变的理论渊源与逻辑进程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史研究中,马克思实现第一次思想转变的理论渊源和逻辑进程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路径:一种是由列宁所开启的从哲学逻辑和政治立场角度进行质性判断的解读路径。这一路径最初在苏联教条主义的框架下被僵化地解读为“一次转变论”,随后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过程中遭到严重拒斥和忽视,直到以孙伯鍨先生为代表…

2023-07-17

青年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转变的复杂语境

文本与思想是哲学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文本研究的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思想阐释走向纵深。列宁曾于1914年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和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上述的转变在这里彻底完成。”在…

2023-07-10

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关于社会形态演变理论的递嬗研究

社会形态作为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表现为与生产力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体。在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前,我国学者在社会历史的本质、动力等方面基本上持唯心史观。马克思主义传入我国后,一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了解的唯物史观,先后对社会形态的演变作了富有个性的研究,构成了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形态演变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

2023-07-1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存在“市民社会”吗?

1885年,恩格斯在《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一文中写道:“决不是国家制约和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制约和决定国家。”过去,我们常常将这一论断定位为青年马克思1843—1844年的思想状态,即完成了第一次唯物主义转变。然而,我们却忽略了恩格斯这一论断的上一句话,即“在《德法年鉴》(1844年)里”。也就是说,恩格斯认为马克思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

2023-07-10

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

人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作为人的发展价值取向理论表达的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中生成和发展。蕴含于人的发展理论中的人的发展价值取向,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明确人的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有助于彰显马…

2023-07-03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悖论的批判

《共产党宣言》是第一次全面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伟大著作,一经问世就在实践上推动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深刻改变了人类历史进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根据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以从资本主义社会的三个悖论入手,理解“资产阶级…

2023-06-26

毛泽东对传统天下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是一个重要概念和核心范畴,蕴含着“以天下为己任”“天下大同”“得民心者得天下”“天下一家”等许多理念。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生动展现了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特质。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天下观 中国古代的“天下”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复合概念。在自然地理…

2023-06-19

张一兵:青年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转变的复杂语境

文本与思想是哲学研究中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文本研究的突破将极大地促进思想阐释走向纵深。列宁曾于1914年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一些文章……从这些文章可以看出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1844年在巴黎出版了马克思和阿尔诺德·卢格主编的《德法年鉴》,上述的转变在这里彻底完成。”在…

2023-06-12

高彬:列宁的认识论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列宁的认识论思想是列宁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过程中,对认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论与辩证法基础上,列宁进一步阐述了认识过程的本质、规律和方法。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他的认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产生的,即通过实践认识客观世界。在实践中,人们接触到客观事物,产生感知、思考和判断等认识活动,从而获取知识。…

2023-06-05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