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时代,毛泽东同志就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壮志豪情,立下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志向,投身救国救民的伟大事业。为了找到中国的出路,毛泽东同志‘向大本大源处探讨’,在反复比较和鉴别中,毅然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了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从此一生追寻,矢志不移。…
综观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根本性变革,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一个标志性的思想成果。自恩格斯将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总结为马克思一生的“两个发现”之一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围绕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其间虽在一些细节性问题上,始终存有一定的分歧和争论,却不妨碍相关研究者就理论来源、立场转变、阶段划分、标志文献、基本原理、思想…
马克思的早期作品兼具启发性和模糊性,《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亦不例外,其中提出的“真正的民主制”被称为“建了一半的房子”,因马克思的语焉不详和后来的弃用而备受争议。但根据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说法,1843年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分析是其从法和国家的研究转向市民社会研究的契机,而作为批判黑格尔副产品的“真正的民主制”,则是马克思思想发展中不…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习近平)这在哲学领域的重要表现就是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指出《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关于…
在既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对于货币问题的探讨大多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其一,立足《资本论》第一卷中《货币或商品流通》章的分析,区分货币的不同职能,强调从商品到货币再到资本的逻辑过渡。其二,依托《巴黎笔记》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穆勒摘要》)的内容,强调货币是交往异化的中介。然而,从这…
自20世纪以来,青年马克思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争论未休的焦点,理论交锋的主要场域之一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稿》)。随着文本整理与研究的推进,与其同时期写作的《巴黎笔记》呈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两者共同构成了青年马克思的巴黎文本群。 为什么这一文本群会引起如此大的争议?从思想史来看,青年马克思此时的思想处于一种激烈变化的状态,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必胜信念更加坚定、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更加强烈,我国发展具备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奠定了更加深厚的基础。2023年12月26日,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主…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向我们提出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新使命。此前,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
《穆勒笔记》是青年马克思首次遭遇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思想实验性文本,因其较为集中的评注而成为理解此时马克思思想逻辑演进的重要环节。基于MEGA2详细考察《穆勒笔记》中异化逻辑演进的经济学思想史语境及其复杂理论效应,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重新反思当前学界的相关争论。 学界围绕《穆勒笔记》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1844年手…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