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第五期

基于提升学生兴趣与认同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探索

2017-10-26     来源: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作者: 蒋兆雷 黄洪雷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中,运用访谈法、开放式问卷法对本科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兴趣感不强、课堂教学效果不够突出、实践教育效果不太明显”等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分析如何在教学与实践活动中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认同,较好地提高了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兴趣;教学与实践
【作者简介】蒋兆雷,安徽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黄洪雷,安徽农业大学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036)。
【原文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京),2017.5.119~12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2018年安徽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计划项目“安徽农业大学‘青禾’校园网络文化中心”(项目批准号:SZZgjh4-5)和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参与调查与研究”(项目批准号:2009sk114)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让学生更容易获取需要的知识,另一方面良莠不齐充斥在网络的信息又很容易让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受到负面影响,冲击他们的思想观念,影响他们的行为方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课)的授课对象一般是18-20岁左右的本科学生,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型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新时期,“原理”课在培养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方面至关重要,课程肩负着比以往更重要的使命。
一、“原理”课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原理”主要包括三个教育目标层次:知识获取、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知识获取是对教材知识点的梳理,思想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培养,政治教育则是对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政治信仰的教育,为了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三个层面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知识获取是前提和基础,思想教育是中心内容,政治教育是最高层次的要求。因此,要完成“原理”课教育目标的层次性要求,既要有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又要有可行的实践教育活动。各高校为了加强教学的实效性都做了诸多改革的尝试。目前的教学改革主要针对多媒体的使用、考试方式的变革等方面展开。就多媒体使用情况而言则从早期PPT、影音资料的使用,到目前对社交工具的应用;考试方式的变革主要倾向于进行无纸化考试的尝试。就实践活动来说,自2004年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各高校都进行了针对实践活动的设计,开展了如参观、学生座谈、校园辩论赛等实践活动,也有一部分学校开展了社会调研。
笔者从2012年起连续三年对安徽农业大学11、12、13级本科生授课班级共1211人展开追踪调查,详细记录了这三年期间学生课外座谈的内容,并对授课班级以开放式问卷“‘原理’课教学与实践建议”为题展开调查。其中参加学生座谈的同学共计622人,写课程教学与实践建议的共计589人。三年期间共计学生座谈42组(一次座谈以15人左右为一组,时间2个小时左右),座谈活动的主题一般由学生自己确定并预先准备。
从座谈主题看,大学生更多地关注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物,缺乏对国家政治生活的积极关注,政治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日常生活、娱乐休闲和学业发展的话题分别占37.25%、25.40%和15.36%的比例,而与时事热点和教育改革相关的主题仅分别占9.57%、6.82%的比例。总结学生的访谈记录可以发现:(1)一些大学生的存在感低,茫然无措,想积极向上却没有方向,不知道怎么激发自己对生命的热爱和激情。(2)一些学生缺乏政治素养和政治信仰,觉得和自己没有太大关系。(3)对自我缺乏约束,容易受到外部情况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放任自己。(4)课外生活单一,没有群体归属感。(5)学校的很多活动流于形式,没有意思。整理学生撰写的教学建议,问题主要集中在:(1)比较难的理论部分听不懂。(2)与自己的实际生活关系不大,觉得没有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3)PPT设计不吸引学生,甚至有学生认为PPT的引入失去了课堂讲授的精彩。(4)课堂缺少互动环节,不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5)教师和学生缺乏交流,思想问题在课堂上解决不了,情感上也没有更多的共鸣。(6)有时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很有道理能够触动自己,可是一下课就忘了。
就实践活动而言,组织学生参观人数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学生大多数只是被动的看看,没有办法开展有效的教育活动。座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但对于转变学生的思想效果并不明显,辩论赛和社会调研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机制和经费等因素缺少连续性和广泛性。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尝试从提升学生兴趣和认同出发,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和实践的探索。
二、基于学生兴趣与认同基础上教师主体和学生能动性之内涵的分析与界定
“原理”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三门课程,这门课理论性强,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生涩。提升学生的兴趣与认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活动,教师是教育传播活动的发起者,也是教育信息的编码者,扮演着“守门人”的重要角色,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让学生接受。但是如果教师说的学生听不进去甚至根本不愿意听,我们将无法完成教育的目标。这要求教师要有传播能力即“一个人以有效而得体相宜的方式进行传播的能力”。[1](P253)这既要求教师是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的主体,主要表现在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主导者;又要求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接受教师主体作用的对象,主要表现在对教师传播信息的破译、转化与认同。积极参与教师对教学的组织、对教师主体作用的借鉴与超越。[2]在理想的教育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指导、调整和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掌握知识要点,接纳教师要传播的思想观念,从而让教学过程最优化。
另外就“原理”课来说要让学生加强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成长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强有力的中坚力量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的形式要利于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仍是实践活动的引领者。同时,学生是实践活动的主动践行者,要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体会到自我的价值以及自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最终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三、提高“原理”课实效性的教学与实践思路
教育改革的推进必须回归课堂,“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3]教学过程是一种教育传播活动,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选定合适的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4](P6)
1.怎么说学生才会听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首先直接感受到的是教师的说话能力。“语言是以传播思想和感情为目的的人的活动”。[5](P185)要求教师在说话时要选择能够让学生领悟的语言符号,在这里我们总结了教师语言的三个维度:准确度,要求简单准确的就基本概念给予解释和阐述。适当度,即使用适当词汇的能力,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在以下四种表达方式中很容易出现伤害性信息:指责、命令、威胁、说谎。[6](P108-111)自信度,“原理”课是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旗帜鲜明,在是非面前绝不采取回避态度,理直气壮地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只是特别注意针对学生有争议的话题时采取“两面提示”的方法,即兼说正反两面信息对高学历者更有效也更能增强其抵御相反意见的免疫力。[5](P242)其次,说话能力不仅仅是语言符号本身,教师的身体和人际空间距离都会说话。就我们的课堂教学而言主要涉及五个方面:(1)面部表情、(2)目光的接触、(3)人际空间距离、(4)动作举止、(5)外表。[6](P112-115)
“说的内容”的选择是增强“原理”课程时效性的关键之一。传播学的研究表明,受众在接受信息时表现出选择性心理和行为,即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这三层选择就像三个同心圆,不合己意的信息往往在最外圈就被“挡驾了”。[5](P207-209)如果学生对我们说的内容丝毫不感兴趣,那么即使教师采用再多的辅助教学方式、语言再优美也不会对学生起到任何作用。这也是我们虽然使用了微博、微信等平台,效果却不那么理想的原因。因为有些内容学生在选择性注意之下,学生并没有浏览。就像学生虽然坐在课堂里可是根本没有听我们在说什么,当然无法达到好的效果。通过连续三年的跟踪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学生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娱乐休闲(32.63%)、文化历史(28.34%)、情感生活(20.20%)、经济热点(15.20%)。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绝不是迎合学生的口味,而是在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寻找结合点和突破口,通过提问题,引出话题等方式渐进式进入主题,于无形中引导、树立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比前面学生访谈选择的话题发现,情感生活、休闲娱乐和学业仍是学生最关心的话题。最大差别表现在学生对历史文化、经济热点也非常感兴趣。之所以没有选择作为访谈的主题是由于这些内容学生自己并没有更多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觉得没有办法驾驭。
2.怎么听学生才会说
我们都有人际传播的这种经验:当别人与你说话时,出于尊重对方,至少要表现出倾听的样子,而且应当回应。“倾听”和“回应”是人际传播中两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没有了听,说也就没有意义了,传播关系难以为继。教师的“听”和“回应”,是学生的“说”的动力和源泉。若要推进传播关系就要“倾听”,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说”,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够真正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和对教材问题的把握,才能够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当然,教师的“听”不是一边倒的听,可以分为:(1)积极地倾听,在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课堂辩论时当场反馈和提问;(2)开放地倾听,在学生表达不同意见时先接纳而不是一味反驳或简单地表示对学生观点的不赞同;(3)理解地倾听,在学生“说”的过程中认真思考问题;(4)辨认地倾听,对学生所说的内容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立场为标准进行衡量;(5)欣赏地倾听,对学生的表达给予赞赏和鼓励。除了倾听以外,教师的“回应”也非常重要。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回应”尤其需要智慧。回应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支持性回应,对学生所说的问题赞同欣赏,引导更多的学生深入讨论,强化我们要传播的内容。另一种是变换式回应,当教师感觉到学生讨论的内容偏离了主题或者有不正确的思想观念时,在不知不觉中引导学生转换到可控制的新话题中。[6](P117-119)
笔者从2012年开始在课堂中进行了两种尝试,一是抽取教材中的知识点让学生讲解;二是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时间介绍一本书、一个热点问题、某种思潮或观点。连续的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活动能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较为活跃,更易于与学生直接建立起情感,更易了解学生的观点和思想实际,并根据学生话题的内容直接引导学生。
另外,无论是对教材体系中知识要点的掌握还是思想观念中的认识问题,学生的掌握程度和对正确的思想观念的认知大概表现为高通过率、中等通过率和低通过率三种差别:高通过率表现为学生对80%以上的知识有正确认识,对知识点基本掌握。中等通过率表现为学生对30%-80%的知识有正确认识,对知识点基本掌握。低通过率则表现为学生对30%以下的知识有正确的认识,对知识点基本掌握。对不同通过率的问题进一步细分,我们发现高通过率的是教材的基本知识点和对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善、勤劳等的认同;中等通过率的集中在教材体系重点部分的应用性解释和西方价值观念对青年的冲击上;低通过率的问题是教材的难点部分和政治信仰方面。针对高、中、低不同的通过率,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分别采取课堂提问、辩论及深度讲解的办法来进行。
3.怎么做学生才会信
以上我们探讨的是课堂教育的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真正效果还要回到实践中,变成行为和行动的力量。本文所探讨的“做”指的是实践教学的活动。2014年,在第23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中,习近平指出要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马克思说:“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正像在形式上直接是社会的器官的那些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对人的现实的占有。”[7](P123)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只有在与对象的关系中才能获得自己的本质。我们用符号建构了我们认知和解释我们周围事情的能力,因此我们能够协调并且建构我们的所有经验。这种互动的目的不是为了互相操纵或者互相控制,而是形成并维持一个有生产力的社会单元——一个能够给予其成员一定奖励作为他们愿意承担某种社会角色的回报的群体。我们通过互动从日常生活经验中学习社会角色。慢慢地,我们将这种规则内化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依此来构建我们的行为。
实践活动要真正达到效果,必须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切实体会到自我的价值以及自我和社会主义建设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最终升华为一种自觉的行动,这要求教师必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化设计大学生的实践活动。(1)与中华文化和区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在进入大学前,我们的学生对中华文化和区域文化了解和掌握得并不系统,在大学阶段学习并传播中华文化和区域文化是大学生实践活动的题中之意。(2)与校本资源相结合的实践。高校的大学生实践活动应充分利用高校的校本资源,很多高校的校史馆、博物馆既没能在校内产生影响更没有发挥其社会作用,急需建立起与大学生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路径。(3)与社区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构建高校与社区志愿服务之间的桥梁让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相关,了解世情,让学生在切实的志愿服务中体会到自我的价值。(4)与高校科普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建立高校科普平台,让学生在科普活动中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同时成为公众理解科学的传播者,牢固个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与实践探索中,课堂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了。不仅调动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针对性,这对于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借鉴意义。当然,就“原理”课的实践教育活动而言仍然有待形成可操作的、具体化的规范,这些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高校整体实践教学改革,以及进一步发挥教师在实践教育中的引导作用、规范处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可能问题,积极探索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机制。
参考文献:
[1]王怡红.人与人的相遇[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赵洁.浅析思想政治理论课“双主体”教学模式的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3]钟启泉.“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7,(6).
[4]南怀农,李运林主编.教育传播学(第2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张国良.传播学原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6]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