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季卫兵,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刘琳,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原文出处】《中国高等教育》(京),2017.11.25~28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江苏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动力现状调查及提升策略研究”(2016-ZX0109-0012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嬗变与重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教育信仰研究”(14YJC880023)的阶段性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始终把人的因素尤其是学生放在首位。
“浸润式”教学能够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
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实践积淀。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升是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大教学改革力度,着力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等方面实现突破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强调教学理念的人本导向、教学题旨的全程浸沁、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教学主体的深度体悟和教学成效的稳定持续。高校应在完善培养方案、转变师生角色、创新方式方法以及优化条件保障等方面着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切实提升教学的亲和力和有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进的现实紧迫性
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中、系统地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世情国情教育,是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抓手。随着外部形势、培养要求、受众特征、教学手段等呈现新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与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迫切要求高校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供给侧改革,精准回应学生期待,有效引领学生成长。
教学标准的贯透力有待提升。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简称《标准》)明确了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方面的职责、任务与标准,对高校在规范组织管理、加强学科建设、优化教学管理、完善队伍管理方面进行了宏观指导。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高校、教师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地理解为贯彻落实《标准》明确的量化要求即可,而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教学成效等本质要求。事实上,《标准》主要从宏观指导角度对高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划定了刚性要求,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供必要的学科、人员、经费、氛围等支撑条件,而这些需要高校“达标”的指标都是为了向课堂要质量。因此,严格执行《标准》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之间既有紧密联系,又有一定区别。高校严格对照《标准》加强建设仅仅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目标,不能用“达标”来替代教学质量本身。这就要求高校将教学内容的“入脑入心”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更高标准,做到刚性要求与柔性要求相统一,瞄准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这个出发点与落脚点来想办法、改方式、出成效。
教学关系的互动性需要强化。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互动是教学过程富有张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教学关系和谐有效的重要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高度一致的教学活动,教师与学生在其中不仅构成了一个知识共同体,更构成了一个价值共同体,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心交心沟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亲和力与感染力的不可或缺维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努力讲清讲透课本知识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身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传递与心灵对话。受此制约,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往往以说教者的角色出现在教学环节中,满足于做好书本知识的“传声筒”“搬运工”,难以将自身置于教学内容所涉及的话语环境与现实情境中,以身立教、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不明显。
多维化教学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科学、精准、合理的教学评价能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起到正向激励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能按照公共必修课教学的一般要求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评价,如日常听课、教学检查的实时反馈,结课考试(查)与成绩分析,学生评教评课等。这些评价方式往往以学生出勤、课堂秩序、卷(书)面得分等为评判尺度,不易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领悟、认同与践行。目前的教学评价往往局限于学生、教务管理部门等对某一门课程的评价,缺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与教学成效的整体性或综合性评价。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内化与实践需要经过必要的实践体验环节,因而其教学成效的显现也具有相应的滞后性。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的内部质量控制外,围绕学生“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进行的多维化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形成,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即在评价主体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评、学生评教、管理部门评价等校本评价比较多,教育主管部门评价、用人单位评价、家庭评价等社会评价则比较少;在评价周期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周期内评价比较多,但必要的毕业前评价、就业创业后评价等后续评价比较少;在评价重点上,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等评教比较多,对教师思想境界、人格魅力等评价比较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主要特征
作为一种正日益兴起的教学理念与方式,“浸润式”教学的主要特征包括:一是教学目标的人本性,强调教与学离不开人的参与,教与学的成效也要以提升学生的获得感与认同感为核心;二是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强调学生对知识与价值的接受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三是教学方式的渗透性,强调“润物无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知识获得与体验感悟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除了应当具备一般课程“浸润式”教学的共性特征外,还应符合课程客观要求与自身特点。具体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第一,教学理念的人本导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高校其他课程一样,其教学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之处在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思想性、政治性和鲜明的价值导向,要求受众在掌握基本知识、规律等的同时将其内化为一定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并外显为具体的行为实践。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主张把有利于课程教学的一切正向元素汇聚于教学过程和教学空间,聚焦学生和教师这两个在教学实施中最为根本、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主体,其教学理念的人本导向更为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着力于触及学生灵魂,强调对学生价值层面的引领和内心世界的影响,促进学生认知、体验与认同的无缝衔接与整体提升,帮助广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浸润式”教学始终把人的因素尤其是学生放在首位,强调培养方案、教材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都必须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根据学生这个需求侧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改进与提升。
第二,教学题旨的全程浸沁。培塑广大青年学生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导他们立志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始终的主题和主线,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必须全周期、全方位浸沁的核心题旨。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制订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以及开展理论研讨、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结课考试(查)、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都能时时处处凸显理想信念教育这根“红线”,相关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活动以及教学改革措施都应当是有力支撑理想信念教育的构成要素。教学内容在教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要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题旨的全程浸沁,重中之重是要求其授课内容的原真性和可信度,将科学理论与价值观念系统、精准地传授给学生,坚决防止用哗众取宠、取悦迎合等方式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性、政治性,更不能将科学理论和价值观念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
第三,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同时又要求教学过程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不仅注重知识目标的实现,更注重图文、声像等教学手段以及教师教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对受众的影响,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则是其中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主张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双重浸润,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转换教学话语、精选教学案例、优化课件制作和改进课堂呈现,实现教学题旨与教学内容的可知可感,帮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引发其内心世界的共鸣。当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课程的“浸润式”教学往往需要立足自身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和形势发展创造性地进行情境设计,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第四,教学主体的深度体悟。任何教学内容的认同与内化都离不开实践体验环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既体现在将教学题旨融入教学全过程,更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教学主体都浸润于教学题旨中,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人本属性。一方面,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定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平等的地位,通过“平等的对话”而非“单向的灌输”进行有效教学。加强第二课堂建设,帮助学生真切了解和感受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以及现实状况、人才需要等,引导他们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思考社会与人生,不断增强其对主流舆论的信服度和认同感,进而增强其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深度参与,教师与学生形成成长发展的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整体提升。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平等地进行交流互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主流价值导向等及时、精准地传授给学生,切实解决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最后一公里”问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率先垂范,凡是要求学生坚信的自己首先做到笃信不疑,通过自身的真情流露和言传身教向学生传递正确导向,切实增强教学题旨即内容的可信度、可亲度。
第五,教学成效的稳定持续。由于教学题旨的全程浸沁、教学情境的精心创设以及教学主体的深度体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能够实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知、实践,到再认知、再实践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其教学过程具有正向累积性,教学题旨及其教学内容、教学实施始终聚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学生浸润其中提供连续的、稳定的知识供给和价值引导,因而更能够进入学生的头脑、化为学生的行为。在教学强度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注重在不间断地、有序的教育实践中引导学生沉浸在与教学题旨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通过落细落小落实促进各类教学资源中的有益成分渗入到学生的每一个细胞、融入到血液中间,将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根植于学生心灵深处。此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主张知识掌握与价值实践相统一,把学生课程结课考试(查)情况与学生日常实践表现相结合来综合评价课程教学成效,彰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超强渗透和历久弥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实现路径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仍处于探路摸索阶段。总体而言,高校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将“浸润”这一核心要求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不断增强课堂育人的实效。
完善培养方案,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顶层设计。高校应当将“浸润式”教学的理念、要求与方法融入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制订中,为让学生真正浸润于教学题旨和教学活动中做好必要的顶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设定、课时分配、内容讲授以及实践教学、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应全周期、全方位地体现“浸润式”教学这一基本要素。在教学目标设定方面,强调学生的知识接受与价值认同并重,突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领悟实践能力的提升;在课堂教学环节,强调核心内容讲授与形式创新并重,增强“浸润式”教学形式对基本原理、核心观点等的阐释力;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标准》确立的原则并结合教学需要划定适宜的实践教学课时数,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延伸,同时专门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无缝对接、互为支撑;在课程考核方面,以知行合一为导向,强调对学生融入教学情境、理解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逐步推行形成性考核。此外,高校还应在制定其它各门课程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中体现正确的价值导向,确保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心相向、同频共振,为实现教学题旨的全程浸润、有序浸润、深度浸润提供制度依据和运行环境。
转变师生角色,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内生动力。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两个最为基本、最为活跃的要素,只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师生的精力投入和情感投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题旨的深度浸润并增进思想认同、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做到明道、信道,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以自身坚定的信仰追求、过硬的业务本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主导“浸润式”教学的实现。具体而言,就是要建强队伍,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修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等知识,提升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及新媒体传播的能力;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实践,为实施“浸润式”教学提供足量且具有强说服力的教学素材;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传统的“单向说教者”角色,代之以“知心朋友”角色与学生共同学习、探讨,使教师成为学生感受学术真谛与道德力量的身边榜样。学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受教者和受益者,应当着力引导学生转变“被动接受者”的思维定式,通过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使之浸润在教学题旨中增知识、受启迪。
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实践积淀。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在方式方法上并没有统一模式和固定套路,这就要求教师以政治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原则大胆进行尝试和积累。当前,应着重围绕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一是故事讲述法。教师在讲授案例时侧重讲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如马克思主义形成及其中国化过程中的重大事件、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重要人物故事、大学生成长发展中的身边故事等,以鲜活、饱满的故事讲述激发学生兴趣。二是情境再现法。利用高科技手段将历史场景“搬进”课堂,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仅“有意义”而且“有意思”。三是现场体验法。组织学生到革命遗址遗迹以及厂矿、军营、村镇、社区等一线进行现场教学,帮助学生实地感知教学内容涉及的事件、人物、成就等,陶冶学生情感,增强学生的理论认同。四是网络交互法。教师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以及相应的新媒体平台传播、分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实现“线上与线下”常态化互动,通过正能量在网络空间充分浸润来引导学生成长、化育学生品格。五是翻转课堂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生讲述故事、主题辩论、场景演绎等使其入境入情,掌握接受教学内容浸润的主动权。
优化条件保障,创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良好环境。“浸润式”教学相较于其他形式的教学改革探索,对外部支撑条件的要求更高,是一项需要多种要素同向同行的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创造条件,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真心实意地投身于“浸润式”教学提供必要保障。一是适当控制教学规模。根据“浸润式”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规模,逐步实现中班化或小班化授课,便于教师和学生进行充分地教学互动。二是逐步改善教学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和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浸润式”教学的物理空间,发挥先进科技产品在实现“浸润式”教学中的独特作用。同时,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主题景观、公共艺术品对学生成长的浸润功能。三是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按照就近原则与相关革命遗址遗迹以及厂矿、军营、村镇、社区等共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为组织现场教学提供必要资源。四是稳步推进教学评价。加大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形成型(性)考核力度,重点强化对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状况的考核。科学制定评价体系,统筹考虑课程方案、讲授内容、组织方式、学生接受程度等要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姜宏德.“浸润式”双语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3][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M].宋广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