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4月9日,四川省万源市太平镇政府会议室内,太平镇领导班子成员、所辖社区和行政村负责人一百余名基层干部聚精会神地倾听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成员的云端宣讲。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宣讲团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在国企、社区开展了以智战“疫”线上宣讲活动之后,首次拓展到了偏远农村社区、行政村开展宣讲。
“接地气、大白话”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段文健通过丰富生动的案例分析,恰到好处的总结凝练,紧密结合万源市疫情防控的鲜活经验,详细阐述了全国各地疫情防控之中的的群众智慧,特别讲解了万源市“挎包宣传队”等群众创举。在讲解中,他将“理论话语”恰当转换成了“群众语言”,将“理论观点”转换成“朴实道理”。他谈到,“总结此次疫情工作经验,我们应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化群众参与的凝聚力、提升科学有效的法治力,为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基础。”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郭玲丽基于准确详实的数据材料,围绕“中国共产党在疫情防控中的组织动员”这一主题进行了宣讲,她谈到:“充分发挥潜藏于群众的智慧,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的组织动员紧密结合,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总体战,阻击战!”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王小川以亲切的问候开始了宣讲,他以“疫情防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主题,通过对比中外疫情防控的实践及成效,陈列了不同国家疫情防控中的现实表现, “有故事”,“有姿态”,讲得“有声有色”。他谈到:“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彰显,我们要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凝聚成强大的国家实力,更大程度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认同和强烈自信。”
“听得懂,真收获”
宣讲结束后,一些村社干部分享了他们的学习体会。他们纷纷觉得,此次宣讲总体还是“接地气”, 能够“听得懂,真收获”。
太平镇党政办副主任黄浩谈到:“三位博士讲解了疫情防控彰显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分析了基层党组织联防联控等方面的做法,帮助我们总结梳理了疫情防控期间基层治理的有效经验做法,很有启发。我们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虽然经常熬夜,也遇到很多困难,但能够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太平镇裕丰社区党委书记何莲在疫情开始,就投入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她深有感触地说到:“尽管我们社区在入户摸排、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遇到过一些困难,也曾哭过;我们认真按照党组织的安排,及时的跟群众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担忧,化解了问题,收获了很多,这证明了社区干部是很有战斗力的。听了今天的课,我的思路更为清晰,相信在将来的工作中,会有更多的提升。”
太平镇东城社区主任向仕坤谈到,“宣讲内容令我感触颇深,这次战疫是对党性的考验!我们东城社区在疫情防控的初期出现一例确诊患者,被列为‘一级管控’区域,当时我们的工作人员也被隔离了,面临人手不够和群众不理解的诸多矛盾,我们共产党员迎难而上,总算是不辱使命。”
一个多小时的宣讲活动展示了宣讲团成员的理论素养和实践体会。宣讲团成员通过网络收集了宣讲单位的疫情防控故事,有效融合了前两次理论宣讲的经验和体会,以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和热忱,从普通党员的生活视角、用贴近群众的生动语言,呈现了一场“接地气”的理论宣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