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教学改革

青椒说两会 第1期丨讲清制度优势,凝聚价值共识

2020-05-23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青椒说两会
奋进新时代  筑梦新征程
郗  戈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今年的两会不同寻常,标注着影响深远的历史方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华民族站在重要历史节点。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不仅要立足现在,更要展望未来。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更应当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高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理解两会标注出的这一特殊历史方位,从而正确认识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思政课教学中,应当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出发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研判当前发展阶段,在历史主体、历史活动的规律性认识中深入把握这一历史方位所蕴含的主要矛盾及发展趋势。只有发挥好思政课的铸魂育人作用,引导学生形成对当前历史方位的科学认识,才能使青年一代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
温  静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阐述了深入做好凝聚共识工作的内容,要求做到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互动式的协商讨论、内心的深刻认同和长期性的润物无声。在全民抗疫的特殊时期,高校思政课应当在青年大学生中弘扬抗疫精神,凝聚价值共识,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要突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及其彰显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引导大学生在“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抗疫部署中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要运用广大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公安民警、疾控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新闻工作者、志愿者等群体的抗疫事迹,及其展现的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团结精神、共克时艰的奋斗精神、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担当精神,引导大学生在“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中深切感受抗疫精神的磅礴气势。要挖掘普通老百姓的防疫抗疫故事,在凡人善举中讲述全国上下全面动员、社会各界同舟共济、亿万人民积极行动的昂扬风貌,引导大学生在“每个人都是战士”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深度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李志强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随着昨天下午3点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全国人民翘首以盼的“两会”终于又开始了它们的历史征程。今年的“两会”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我国率先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大背景下召开,更凸显其特殊的时代意义,人们由此更加关心期间将要探讨的议题,各种前瞻、热议、锐评不断涌现。其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对我国酝酿多年的民法典草案进行审议。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再到《民法典》的制定历程彰显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中的人民主体地位。
本次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包括7编加附则、84章、1260条,这里的每一编、每一章、每一条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人们生老病死、衣食住行、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因而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它反映着我国的立法进程始终以满足人民法治需求、保障人民根本权益、增进人民民生福祉为宗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始终以促进广大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为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将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完备的法治保障。
高  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两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着眼党和国家千秋伟业,本次“两会”如何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如何反思总结疫情“大考”的经验教训,如何为应对外部环境明显变化做好较长时间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是我关注的重点。昨天的政协开幕式特别是汪洋主席的工作报告,不仅有“制”与“治”的布局谋篇,更有“道”与“理”的清晰阐述,使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概念和重大命题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例如,有人认为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形成共识,甚至将形成改革共识说成是伪命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多次强调凝聚共识对改革能否成功至关重要,还曾经详细梳理和剖析了从商鞅变法到清末改革的历史教训。那么,什么是“共识”,如何“凝聚”?昨天政协工作报告指出:“要寻求最大公约数,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大团结不搞‘清一色’、坚持大联合不搞‘单打一’。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下,把共同目标作为奋斗动力源和方向标,求同存异、聚同化异,致力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大政治共识。凝聚共识不是无区别的强求一律,而是有方向的启发引领;不是单向度的灌输说教,而是互动式的协商讨论;不是表面的附和敷衍,而是内心的深刻认同;不是快餐式的立竿见影,而是长期性的润物无声。要不断通过加强学习明共识、协商交流聚共识、团结—批评—团结增共识。”这段论述深刻而生动。我们在思政课教学中,和学生共同研读“两会”系列文件,读原文悟原理,这是增强“四个自信”、提高政治素养、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白  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观看和学习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的过程中,我再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优势以及人民政协为人民的深厚情怀。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体现“我有你没有、我能你不能”政治优势的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好商量、众人事情众人商量的特点和优势,符合历史的选择和制度的发展,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运行得好。人民政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守为民情怀,致力于增进群众福祉,在脱贫攻坚战、乡村振兴、人民教育、文化建设、就业、医卫、养老等关系民生大小事的各项事业中协商建言,提出了一系列参与面广、实效性强的重要建议,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厚植了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在近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全国政协各级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在救治病人、科研攻关、捐款捐物、稳产稳岗、保障供应、纾解情绪等方面表现突出,以实际行动展示了责任担当。在思政课教学中,既要讲清楚人民政协发展的光辉历程和重要贡献,也要讲清楚人民政协与国家治理体系的内在联系,更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治优势和制度自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们将邀请“青椒论坛”主讲人,结合思政课教学,就当天全国两会热点、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解读,敬请关注。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