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承办的北京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可视化教材发布仪式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任务部署,充分发挥北京教育系统资源优势,更好服务全市“四史”宣传教育,为迎接建党百年营造浓厚氛围。中宣部、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领导出席。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狄涛主持活动。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在仪式上致辞。她指出,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可视化教材,从党史名师大家、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青年学生代表三个维度切入,生动阐释党的理论、讲解党史事件、再现党史故事,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生动性和可推广性,为北京教育系统乃至全国高校师生学习党史、学好党史、学深党史、学透党史提供有力支撑。中国人民大学将在中宣部、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指导帮助下,继续发挥党史学科资源优势和高精尖中心技术优势,不断深入探索创新,推出更多特色鲜明、形式鲜活、深入人心的党史学习教育资源,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样式的立体化党史学习教育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心主任齐鹏飞介绍了《名师大家讲党史》《党史百年:人物·文献·事件》《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等系列党史学习教育可视化教材基本情况,并向一年多来参与打造这套系列可视化教材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工作人员表达了敬意和感谢。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凤城,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黄延敏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周千榆作为主讲人代表分别上台分享了心得体会。
中宣部宣教局副局长曾建立、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北京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丁梅共同按下启动按钮,标志系列可视化教材正式上线。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向国防大学、驻京部队某部、市委农工委、学院路街道、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在京各类单位代表赠送了可视化教材光盘。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宣传教育室副主任石耀鑫介绍了可视化教材在军事博物馆的应用情况。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郑吉春提出寄语,希望系列可视化教材能够成为首都各界“四史”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有力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要命题。北京市教育系统应当以此次发布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关于“四史”特别是党史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增强政治自觉,争当学习标兵,加强辐射引领。
此次上线发布的可视化教材包括《名师大家讲党史》《党史百年:人物·文献·事件》《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等三个专栏,由北京市委教育工委指导支持和统筹协调,北京高校思政课高精尖创新中心、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共同联合打造,主讲人包括知名专家、教学名师和青年学生等多类群体,内容涵盖了专题讲座、主题微课和党史故事等不同类型,能够满足不同单位多样化学习需求。系列可视化教材还将陆续更新并在“学习强国”、《北京日报》客户端等平台登录,供各级单位“四史”学习教育使用。
下一阶段,北京教育系统将把服务全市“四史”宣传教育作为社会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关于“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持“开门讲四史”,推进名师宣讲常态化,创作一批接地气、易传播、群众喜闻乐见党史学习教育文艺作品,让高质量教育资源“飞入寻常百姓家”,增进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中心将继续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推出更多“高精尖”品质的课程资源,为“四史”特别是党史学习教育工作的开展贡献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系列可视化教材介绍
“名师大家讲党史”系列网络公开课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教育尤其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提升思政课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100周年。公开课在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广受好评,并上线“学习强国”,供全体党员和全社会学习参考,总浏览量近1000万人次,已成为北京及全国喜迎建党100周年的知名品牌活动。
“党史百年:人物·事件·文献”系列微视频
旨在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知史懂史、了解国情、扎根大地,培养有理想、有担当、精理论、通历史、会方法的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系列微故事
以《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为主要依据,围绕书中论及的重要人物、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精神,提取约100余个主题录制微视频,以青年青年讲述的口吻,生动再现党史故事背后的动人情节;以穿插素材的形式,全面还原党史故事形成发展的来龙去脉;以精彩点评的环节,准确把握党史故事所蕴含的精髓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