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两个结合” 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2021-09-13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明海英

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创造,而且不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这一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断推动理论创新、进行实践创造的科学总结;面对奋进百年新征程,这一重要论述更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新要求。
为新时代谱写新篇章指明路向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在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两个结合”重要论断为新时代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指明了路径方向。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黎康表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注重在政治实践层面进行阐释,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实践性与时代性。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注重从文化建设层面进行阐释,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民族性,这是更深层且影响持久的结合,特别是在强调增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更凸显其重大意义。
“两个结合”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特征,又体现了新时代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和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阶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让新表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和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彻底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的“知行关系”;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遵循社会意识以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内在机制,使马克思主义既反映和体现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的根本要求,又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时代性与深厚的传承性。这是坚持和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对于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最深刻最根本的历史经验,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内涵和思想实质。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分析,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互动贯通、同具体国情的融通结合,就是坚持实践观点和问题导向,在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中推动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当代中国是历史的、思想的、文化的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使中华文明实现了实质性变革,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了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形式,在理论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既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又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独特作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理论创新。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田克勤认为,如果说20世纪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并实现了中国化,那么,21世纪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发展,则凸显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凝结出的巨大实践成就,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深刻影响着世界发展进程。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讲“两个结合”,并不意味着二者平起平坐、具有同一个层面的意义。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占安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从总体上和整体上来定义的,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实质的界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具体实际”包括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这三个基本方面。以往我们把“第二个结合”融在“第一个结合”之中,随着形势发展、对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不断深化,把“第二个结合”单独表述出来,进一步说明我们党特别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旨在强调新时代始终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从主体角度讲,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人,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人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从结合对象讲,中国实际是一个空间与时间、历史与现实的综合体,既包括中国人民进行的具体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又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王让新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根本依据。
“两个结合”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田克勤说,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方法论指导,让我们的古老文明焕发出勃勃生机。在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提供了丰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在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看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应对“两个大局”的客观需要。1943年,党中央提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三个结合”到“两个结合”,既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奋力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需要,又内在地体现了我们党对百年历史经验的总结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深化。
“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统一整体的不同层面、不同要求,它们之间相互依赖、互为依存、密不可分、不可偏废。杨仁忠表示,前一个“结合”侧重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关联,后一个“结合”侧重思想文化的内在融通。前者强调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后者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获取理念补充、获得中国话语和中国形式,又强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从马克思主义中获得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引领,并在内容上联结、方法上契合、价值上融合。“两个结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割裂,二者共同以实践为根基、由实践来检验,并辩证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过程、全领域、各方面,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创新和发展。
在历史主动中把握“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上就是“两个结合”的过程。为更好促进“两个结合”,杨仁忠表示,首先,必须坚持实践导向,在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现实实际和历史文化实际,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结合实践变化,推动理论创新发展。其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运用马克思主义把握、回答、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和创造。再次,必须坚持贯彻人民至上价值导向,始终着眼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人民性贯彻于“两个结合”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架起融合的桥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持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后,必须坚持辩证思维导向,一体把握、一体推进“两个结合”,既要善于掌握普遍规律,正确把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又要善于掌握社会实践的特殊规律和不同特点,正确把握好中国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时代发展的特殊性、具体性,在实现“两个结合”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中,要始终保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清醒,实现现实与历史的自觉和主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坚持好发展好。王让新表示,这就要求从空间整体和时间整体的统一上,深刻把握中国社会现实与历史实际,从社会存在和文化传承性上,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新征程上,只有不断增强推进“两个结合”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谱写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篇章。黎康认为,必须始终高扬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旗帜,这是实现“两个结合”的理论前提;必须深深扎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这是实现“两个结合”的实践基础;必须自觉赓续民族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实现“两个结合”的文化根基;必须紧密结合时代特点着力解答时代课题,这是实现“两个结合”的目标引领。
为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田克勤建议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统一全党思想认识、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第二,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提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和水平,不断进行实践创造和理论创新。第三,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与当代表达形式,进一步激活其生命力,发挥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更好发挥其文化土壤和血脉基因的作用。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只有永不止步的征途。百年实践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是完全正确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明海英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