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实践教学)

重磅预告丨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6期: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2021-10-15     来源: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作者: 中心办公室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党中央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战略部署,是各级各类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工程,具有深刻的时代意蕴、丰富的价值内涵、科学的逻辑理路和鲜明的实践指向。为了探索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体系,探讨创建中小学思政课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新格局,全面提升思政课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上海市委教育工委、上海市教委指导下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支持下,由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第26期即将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三地大中小学校的12位优秀青年教师将共同为大家分享教育教学经验。我们热忱欢迎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参加研讨交流。
论坛主题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时间地点
时  间:2021年10月23日
地  点: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主持人
张  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张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和人的现代化。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通往人的全面发展之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十五讲》,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10余项。曾荣获全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优秀博士论文、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扬帆资助计划”。
邱仁富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邱仁富,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中国价值哲学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研究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中央马工程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4项,以及团中央课题、上海市教委题等10多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8部,在《哲学动态》《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撰写决策咨询报告30余篇被中央有关部门采纳,7篇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入选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阳光学者”、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
中国人民大学小组
宋友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宋友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出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当代阐释》等个人学术专著2部,合著5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核心期刊和重要报纸等发表论文70余篇。获评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级教师,入选北京高校青年英才支持计划,受聘中国人民大学杰出学者“青年学者”。
演讲题目:
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陈 媛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教师
陈媛,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教龄14年,中学一级教师。参与北京市BDS展示课录制并提交2节优质课,参与北京市法治教师培训并完成2节展示课,提交多项北京市教学辅助资源,参与6次市级展示课、10余次区级研讨课,30余篇教学论文和课程设计获得市区级奖项;参与编写和设计“五三”全优检测卷、万唯网络教学资源、丰台区同步检测三级跳等多项教辅材料。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连续10年被评为丰台区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丰台区骨干班主任。连续两届在北京市丰台区“创新杯”骨干教师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演讲题目:
弘扬中国精神  争做爱国青年
赵 虎
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教师
赵虎,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北京市西城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西城区教育学会道德与法治专业委员会理事。曾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小学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研修培训项目录制在线课程,为北京广播电视台录制《思政名师讲党史》特别节目,承担了2020年北京市中小学“空中课堂”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授课任务;曾多次在北京市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做公开课、研究课经验交流。获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现场教学评优课一等奖、北京市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现场展示一等奖、北京市基础教育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
演讲题目:
铸魂育人——重情、讲理、落行,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华东师范大学小组
洪燕妮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洪燕妮,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曾在《哲学动态》《国外理论动态》《湖北社会科学》《江西社会科学》《华东理工大学学报》《政治思想史》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被大人复印资料转载数篇,独立发表译著《社会非正义》获得爱尔兰考克大学出版资助。获得2020年上海市思政课教学比赛一等奖。
演讲题目:
重塑崇高精神:一种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
华 厦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师
华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政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政治教学参考》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出版面向中学生的世界哲学入门类书籍《哲学家说些什么》;参与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等教科研课题研究多项,是多种中学生思想政治类书籍和刊物、中学教学法研究书籍的特约撰稿人。曾获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学思想政治学科一等奖,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
演讲题目:
建党精神激发青春能量 情境学习助力拔节孕穗
施静艳
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教师
施静艳,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思政教师,主要从事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上海市青年教师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主持华师大基础教育学科教学联盟重点研究课题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撰写论文先后获长三角教育信息化论文遴选活动一等奖、“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创新视角下的教育现代化”征文活动二等奖和其他各级各类论文奖项10余项。
演讲题目: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提升道德启蒙效能
南京师范大学小组
刘 昂
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刘昂,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乡村伦理。主讲“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在《哲学动态》《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江苏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荣获江苏高校百校万名团干部思政技能大比武专职团干部和兼挂职团干部、青年教师专项赛特等奖,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展示活动一等奖,主讲“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入选江苏高校助力乡村振兴在线开放课程。
演讲题目:
点面结合 纵横展开 素养提升——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
张 玉
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教师
张玉,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中学政治一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4年。数次开设区级及以上公开课,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互动课堂”展示活动中开设公开课《恰同学少年 与时代同行》,获一致好评;公开发表论文数篇。主持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多次获奖,如文章《玩笑有度,安全无限》《以问题驱动深度学习要处理好设问的三组关系》分别获得市一、二等奖;曾获得市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区说课比赛一等奖等;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曾获得鼓楼区“教育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演讲题目: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三重维度
苏佳佳
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教师
苏佳佳,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教师,江北新区德育优秀青年教师,江北新区德育工作带头人。从教9年来,担任小学语文及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参与编写《一带一路,筑梦中国》。所著论文及案例多次在市区级获奖,所带班级在学校及区级各项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并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本人也荣获“区优秀辅导员”、“区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参加市级优质课评比获得一等奖,参加市级基本功竞赛获得二等奖。
演讲题目:
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
上海大学小组
张彦青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张彦青,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与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员参与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承担多项省部级委托课题;在《江苏行政学院学报》《学习时报》《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等中英文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入选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支持计划。
演讲题目:
坚定理想信念,同心共筑中国梦
陈肖前
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教师
陈肖前,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中学分管德育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嘉定区道德与法治学科骨干教师、学科中心组成员,嘉定区学校德育联盟组长, 嘉定区兼职德研员。曾获“一师一优课”部级、市级优课;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一等奖;嘉定区园丁奖;嘉定区“十佳青年教师”称号;嘉定区优秀德育管理工作者。
演讲题目:
初中思政教学增强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凌颖珺
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教师
凌颖珺,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青年教师、少先队辅导员,嘉定区青年骨干教师专题研修班、教育系统第26期后备干部管理研习班学员。2021年学校德育“德尚”课题主要成员,参与“翔桥云路”德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同时研究少先队红色教育社会实践课程规范性建设,撰写的论文在市级刊物《现代教学》上发表,教学案例在“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公众号推送。荣获学区党建共同体“优秀党员”和南翔镇“十佳青年教师”等称号,多次在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
演讲题目:
用榜样的力量点亮理想信念之光
点评嘉宾
陈大文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陈大文,同济大学长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道德与法治教育研究。主持国家社科、教育部和上海市社科等项目10余项。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主讲课程入选全国高校思政课“精彩一门课”,成果获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和省市教学成果奖5项。
王天恩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王天恩(笔名王天思),上海大学“伟长学者”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美国 Rutgers 大学和 GIT高级访问学者,兼任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分教指委主任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在“辩证唯物主义描述理论”“马克思主义微观认识理论”领域取得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被认为“开拓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6篇,《哲学研究》发表论文5篇,《学术月刊》《江西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哲学描述论引论》等专著7部;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人工智能的哲学思考”,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等5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
黄伟力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黄伟力,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兼任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逻辑学会法律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逻辑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学。著有《人生第一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论纲》等著作,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思想理论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政治与法律》《学术界》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系列课题及上海市德育研究课题等10余项。先后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及上海交通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
李 梁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李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高校市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主持人,上海市首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李梁工作室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在《中国高等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等中文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多项。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等称号,获得“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提名奖两项荣誉,获评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参与课程思政、思政课程的教改成果分别获得2018和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
网络直播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技术团队设计开发了“思想政治理论课青椒论坛”网络直播平台。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研究生、学生党员可以通过中心直播平台参与线上学习,也可以通过“学习思政课”APP参与学习,高校思政课教师使用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中录入的手机号码验证即可登录。
网络直播网址:qj.bjcipt.com
“学习思政课”APP下载地址:
http://www.bjcipt.com/xxszk
指导单位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     北京市教委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  上海市教委
主办单位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承办单位
上海大学 
支持单位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