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教学改革

中国人民大学:举全校之力,打造高精尖思政“金课”

2022-03-18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努力打造具有高精尖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团队名片】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国内最早成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目前,学院有2个本科专业,13个二级学科的硕士点和博士点,建成了专业和层次最为完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关学科体系。以其独特的历史、雄厚的学术底蕴、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马克思主义理论高端人才培养的“工作母机”。
【正文】
集聚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相关学院最优秀的师资力量,研究教学大纲、制定教学方案……2019年秋季开学伊始,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全面开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并编写了该课程第一套全国统一的“教材”。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当年8月印发实施《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吸收最前沿的内容、集中最优秀的教师、给予最全面的保障,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高校,中国人民大学努力打造具有高精尖水平的思想政治理论“金课”。
中国人民大学的学生在上思政课。学校供图
率先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的课表中多了一门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友文是这门课的主讲教师之一。“其实这门课我们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就已经面向研究生群体开设选修课。这也给2019年全面开设课程提供了很多经验。”宋友文说道。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宋友文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主讲老师之一。受访者供图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有了第一套全国统一的“教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这套读本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宣领衔编写,包括宋友文和马慎萧在内的8位人大马院的教师都直接参与了编写工作。
马慎萧表示,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针对内容、表述反复打磨,力求兼顾理论严谨与实践生动。
“读本摘选的现实材料都紧跟实践,很接地气。”她以读本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部分为例,在讲述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时,读本用2009年以来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出台项数等统计数据作为补充说明。
教师走进历史发生地,在体验中丰富教学素材
宋友文不止一次去过延安,每一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印象最深的是1938年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的旧址。”宋友文说,站在延安这片革命热土上,自己似乎能感受到当年虽然一穷二白,但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风貌。在宋友文的课堂上,这些经历也成为鲜活的素材。
“学校的实践活动不只是针对学生,教师也要进行实践活动,这样才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好这门课。像针对青年教师的‘读懂中国’调研,就有很多教师参加。”在宋友文看来,老师讲课不能只停留在书本上,也需要鲜活的素材,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走进历史发生地恰恰是一种很好的打开方式。
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苏州工业园区……宋友文和同事们走进一个又一个见证中国共产党发展和壮大的地方,在体验中丰富着自己的素材库。
除了走进历史发生地,在教学中运用感性体验材料,马慎萧还十分重视理性研究材料的积累和运用,“我的学科是政治经济学,因而尤其注重对经济统计材料的跟进,例如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数据,国内国际经济运行状况,也都会密切关注。”
搭建平台,让思政课教师提升“内功”
助力打造思政“金课”,中国人民大学的思政教师也在不断修炼“内功”。
从最开始参加校内学院组织的教学技能比赛,到参加校级比赛、市级比赛,最终走到国赛,并一举拿下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第一名,回忆起这些经历,马慎萧告诉记者,虽然一路备赛倍感压力,但参赛经历让自己收获很多。
马慎萧回忆,在准备“三问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它不会过时”教学节段时,对于教学的引入和结构她一直难以抉择, 有青年教师建议她可以节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因里希·伯尔写的《假如没有马克思》一文作为引入,更切题也更容易触动学生,也有教师建议将教学结构按“时代性、现实性、真理性”进行安排。马慎萧表示,集体备课“传帮带”,为自己提升教学能力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马慎萧获得了2020年第五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第一名。受访者供图
像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这样的平台和机会还有很多,只要“马慎萧们”有热情、有余力,都可以抓住机会锻炼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内功”。
采写 新京报记者 杨菲菲 编辑 缪晨霞 巫慧 校对 杨许丽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