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研究丨陶文昭:铸魂育人的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

2023-01-15     来源: 教学与研究     作者: 陶文昭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人民大学特别强调培养人的问题。对于大学,要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于青年,“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如何做到“立德树人”,如何成为“时代新人”,关键在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什么要用这个思想铸魂育人,如何用这个思想铸魂育人,要求对其理论基础和实施路径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
一、铸魂育人的理论基础
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培养人。铸魂育人,就是用统治阶级意识形态对大学生进行“铸”而形成维护本阶级的理想信念,进行“育”而成为符合本阶级的接班人才。马克思曾深刻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大学不是真空中的大学,而是在一定社会制度中的大学,承担着维护和延续社会制度的功能。在大学教育中,回避或遮蔽培养人的问题,回避或遮蔽教育中的意识形态功能,不仅是虚伪的,而且是有害的。“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在当今世界制度之争、价值之争极为激烈、极为直接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大学如果放任或放弃这个问题,那将是致命的方向性错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极为重视。2016年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他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2019年他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脚到“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近年到各个大学考察都强调这个问题,此次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一以贯之地重视这个问题并提到了新的高度。
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首先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由我们党和国家的性质决定的,是由我们教育的性质决定的。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毫无疑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高校铸魂育人的总纲领和总遵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其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其所贯穿的坚定理想信念、真挚人民情怀、高度自觉自信、无畏担当精神、科学思想方法,全方位地指明了铸魂育人的根本方向、主体内容、价值遵循、思维方法等。
这一思想具有政治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保证铸魂育人的政治方向。在培养人的问题上,方向最根本。毛泽东曾深刻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个明确”的第一条就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时代新人首要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人民至上,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新时代“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时代新人要坚定站在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一思想具有时代性,立足新时代、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铸魂育人的时代担当。时代是思想之母,“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立和发展的,又指引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当代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冲刺。
这一思想具有科学性,系统全面、内涵丰富,提供铸魂育人的全景方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上贯通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上统揽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和治党治国治军。“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三新一高”等作出新的理论概括和战略指引。习近平强军思想、经济思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法治思想等,对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做了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教师队伍建设、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更是直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时代新人是全面发展的新人,就是要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方方面面建功立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时代新人的成长和奋斗就有了科学的路径。
二、铸魂育人的实施路径
铸魂育人要诉诸于行动。“铸"和“育"是动词,不积极行动,就不会产生育人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历来反对教育问题上的“自发论”,而要以历史主动精神加强教育,从而实现科学理论的教育功能。大学是培养人的重要阵地,放弃或放松教育,就起不到育人的效果。“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是要抓好教育工作,探索出有效的实施路径,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年学生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在党和国家教育体系中具有战略地位,对培养人具有极其重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会议上强调思政课建设,并且首次专门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大学的思政课是由多种课程和多种形式构成的体系,其中最核心、最紧要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目前在全国主要大学中,既开设专门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又在其他思政课程中全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科学的理论,要通过思政课的系统教学,努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青年学生坚定的政治觉悟、崇高的理想信念、丰富的社会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
思政课要讲准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一是要讲得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理论,要用科学方法对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进教材、进课堂,从而进学生头脑。要通过思政课的教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让青年学生全面系统、及时跟进、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很朴实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讲话,既博大精深、又通俗易懂,有高度、有温度,是当下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原原本本地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著作,就是呈现给学生丰富精美的精神大餐。二是讲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思政课要适应时代、适应对象,因时而宜、因人而宜。“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要按照“八个统一”的要求,将思政课讲得鲜活,提高出勤率,提升抬头率,入眼入耳,方能入脑入心。这要求讲好故事,讲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与青年学生最为贴近、身在其中的新时代故事,以新时代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吸引人、鼓舞人、教育人。
要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教育体系。一是思政课中的主干课程与相关课程相配合。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主干作用,在各门思政课中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条件的高校还要开设《习近平经济思想概论》《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概论》《习近平外交思想概论》《习近平强军思想概论》等课程,形成一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教学课程群。二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配合。大学各种课程都有育人的功能和责任,要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让所有课程都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功能。三是大中小一体化相互配合。“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大中小配合衔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社会实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理论的鲜明特点。理论具有什么样的特性,理论铸魂育人也具有这种特性,实践的理论无疑最适宜于在实践中去接受和理解。“马克思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一生,既是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也是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结合的典范。实践出真知,实践出人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们,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艰巨复杂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在实践中砥砺人才,鼓励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以建功立业、报效祖国。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实践团到河北正定开展实践活动,时在正定任职的习近平多次与同学畅聊,同大家分享自己在基层工作的感悟,鼓励同学们毕业后到基层一线接受锻炼。习近平总书记经常深情回忆自身成长中的实践磨炼,诸如年轻时在陕西梁家河插队,目睹百姓生活的艰难困苦,以致从地方到中央一路走来无刻不牵挂着贫困群众,担任总书记后坚定、坚决地打赢脱贫攻坚战。
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更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书斋里的学问,是治国理政的指导思想,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推动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和重大举措,使得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原创性思想通过变革性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理论成就与实践成就交相辉映。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铸魂育人的功能和作用,使之与思政课教育相互配合、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诲:“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广大青年在生机勃勃的社会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践行“青春向党、不负人民”,争做“复兴栋梁、强国先锋”。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