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任务

2023-11-13     来源: 未知     作者: 张雷声

习近平在考察中国人民大学时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1]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当然也包括了构建马克思主义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我国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生态、外交、国防、党建等领域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和成果。”[2](P322-323)因此,在马克思主义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首先要考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体系的建构,首先涉及研究对象、范围及任务的理清和厘定问题。不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任务,知识体系是无法得到科学构建的。然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任务在学术界一直未达成共识,本文对此作出探讨,提出看法,以求教同仁。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
一个研究领域是否能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和其是否有着独特的研究对象密切相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研究领域成长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毫无疑问,是有着特定的研究对象的。但是,多年来,它的研究对象并未得到清晰的界定,从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其学科建设,难以获得实质性的突破。
在学术界,有的学者在认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时,往往将其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等同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说成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简称人民群众的解放”,[3]或者说成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人类解放(当然亦包括无产阶级解放)的一般规律”,[4]或者说成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解放的规律”[5]等。无论哪一种说法,实际上都是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来讨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对象的。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我们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来讨论其研究对象。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内涵上、表现形态上是不同的,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要界定清楚。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列宁曾经说过,“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6](P418)“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6](P469)后来,斯大林针对苏联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偏差,对马克思主义作出了科学的概括,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关于被压迫和被剥削群众的革命的科学,是关于社会主义在一切国家中胜利的科学,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7](P538)列宁、斯大林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内涵理解,为人们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学术界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虽然有着不同的说法,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及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当然,从内涵上对马克思主义作出这两方面的理解,是科学的、正确的,但是,内涵毕竟与研究对象是不能等同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难以令人信服。
这里,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定性。作为规定着一门学科的性质、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的研究对象来说,它必须是一个学科基础理论中的根本议题,即所有基础理论的阐释既源于它,又聚焦于它,同时也服务于它。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这是一门学科形成自身特有的知识体系并能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毛泽东说过:“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机械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学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社会科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的互相斗争,军事学中的攻击和防御,哲学中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观和辩证法观等等,都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才构成了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8](P309)研究对象如果没有特殊性,就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研究对象也具有抽象性。研究对象的确立必须是在该学科的理论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质的特征,从而才能够约束学科的研究范围、规定学科的研究任务,规范学科的发展。毛泽东还说过:“人们总是首先认识了许多不同事物的特殊的本质,然后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进行概括工作,认识诸种事物的共同的本质。当着人们已经认识了这种共同的本质以后,就以这种共同的认识为指导,继续地向着尚未研究过的或者尚未深入地研究过的各种具体的事物进行研究,找出其特殊的本质,这样才可以补充、丰富和发展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而使这种共同的本质的认识不致变成枯槁的和僵死的东西。”[8](P309-310)研究对象如果没有抽象性,就无法发现该领域的根本议题。研究对象还具有稳定性。研究对象必须是事物内部稳定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与运动的结果,它不会随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变化而改变,但是,学科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却可以在研究对象的规定下随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并不断得到充实和深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地方。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原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三个部分相互联系着的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发展、人的认识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的研究。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从实际出发,经过实践证明,并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它展现了科学揭示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方法论。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时俱进性的关系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理解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特征、反映时代要求的基础上,从发展着的世界中不断丰富自身并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阐发新的原理的科学理论。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中来,但在表现形态上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它是马克思主义中最具有普适性的理论,是普遍真理。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来看,它提供给人们的是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世界观、方法论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物质世界的发展、人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认识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等原理,揭示了人们对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在与世界观相统一的意义上,概括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变化趋势、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特殊性,以及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等原理,揭示了世界观、方法论如何运用于对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分析,在分析中又形成了哪些新的原理。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从根本上揭示了客观世界、人的思维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根本上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一般规律,科学预测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设新世界的思想武器,指明了实现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方向和道路。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贯穿于每一个原理之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议题。据此,我们从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区分中,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包含内容的阐述中,从研究对象内在规定性的议论中,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在角度得出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是其研究对象,不仅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等的发展,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一门学科,按自身内在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获得了独立性的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所属的六个二级学科,必须通过有着各自特定的研究对象而相互区别、相对独立,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推动一级学科的健康发展。以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于人类社会形态的分析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可以与相邻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得到严格的区分,从而避免在研究内容上出现“越界”或“错位”问题。在学科建设中,研究对象是否明确,直接关系到学科发展的动力、学科的发展方向、学科体系的完善程度,因此,研究对象的明确可以约束学科性质,起到规范学科发展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范围
一门学科有了研究对象,才有研究范围。如果说,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基础理论中的根本议题,那么,研究范围则是该门学科内的全部现象和事物,是在根本议题规定下的具体议题。对这些现象和事物的研究是研究对象赖以存在的基础。这就是说,研究对象是研究范围的聚焦和抽象,而研究范围则是研究对象的具体表现;研究范围不能脱离研究对象而随意确定。确定一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在构建知识体系中有助于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标,防止研究偏离主题,有助于集中精力和资源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防止其他次要因素或无关因素的干扰。
世界观、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的研究范围的广泛性和发展性。主要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基本原理层面的构成内容,即表现为对研究对象展开形式的基本原理阐释;第二个层面是历史发展层面的构成内容,即表现为在研究对象规定下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性阐释。
先从基本原理层面的构成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研究对象或根本议题渗透于所有的基本原理中。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九个方面:
第一,科学揭示物质世界的本原及其发展规律。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要求我们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从物质世界及其运动规律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变化。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范围中的重要方面。
第二,科学阐释人的劳动、社会分工、生产力等与物质世界的关系。人的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9](P11)在劳动中生成的人对自然的改造统一于人类社会,构成了人类世界。分工是社会活动的组织形式,任何社会活动都需要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才能进行。生产力是人们积极地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解决人和自然界矛盾的社会物质力量。
第三,科学分析社会有机体、社会结构、生产关系。社会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的社会机体”,[10](P223)它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社会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文化结构构成了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本质内容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和支配。
第四,科学说明人类如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而真理与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则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则。
第五,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动力。社会形态是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形式和类型的具体体现,是一定历史时代社会整体性特征的反映,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阶级斗争、社会革命、改革、科学技术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从主体角度看,人民群众则是世界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六,科学论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和发展变化。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从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演化而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存在、激化和集中暴露的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可以看到,垄断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扩张实质上是实现垄断资本的国际统治,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尽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
第七,科学论证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和实践。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社会制度变革的产物,“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11](P591)与社会主义本质相适应,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成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社会主义实践可以看到,生产力的发展程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成熟程度,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也是划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标准,社会主义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曲折性、长期性和艰巨性,道路具有特殊性、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保证,改革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基本手段。
第八,科学论证国际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和运行变化。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国际生产关系及其实质和运行变化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带来了国际生产关系的变化,但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依然有着加剧的趋势。国际协调、全球治理等手段虽然可以使矛盾得以缓解,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对于推动国际发展合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九,科学论证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世界观、方法论分析共产主义的发展可以看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人类走向最美好的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运行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再从历史发展层面的构成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研究对象或根本议题,贯穿于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学说之中。马克思、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创始人。在他们的思想学说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提炼概括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成为最初的研究范围。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到20世纪初,列宁科学分析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新变化和工人运动的新情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时代特点和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规律,总结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经验,他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对帝国主义问题的分析、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讨,以及对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的研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范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发展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范围得到了不断的拓展。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立的毛泽东思想,其“活的灵魂是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体现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12](P1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12](P17-18)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两个结合”,“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12](P25-26)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还需要进一步提炼出原理性的成果。由此可以确定,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统一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范围。
总的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研究对象或根本议题,在研究范围上的展开或具体化,实际表现为基本原理构成内容与历史发展构成内容的统一性。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任务
一门学科的研究任务指的是服务于研究对象,在研究范围内开展研究而必须完成的任务。马克思在创立无产阶级政治经济中对《资本论》研究任务,即“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13](P10)的强调,说明了研究任务所具有的符合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要求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及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研究范围是基本原理构成内容与历史发展构成内容的统一性,因此,如何完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理研究,如何完成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原理研究,又如何完成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到“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提升性研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任务。通过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规律,运用已获得的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揭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任务。由此看来,前述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研究对象的几种看法,除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外,还犯了一个非常明显的错误,即把学科的研究任务等同于学科的研究对象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如何完成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原理研究,如何完成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原理研究,又如何完成从“世界观和方法论”到“其运用于分析人类社会形态”的提升性研究的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研究客观事物本身,而在于研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揭示事物的本质要求。规律及规律的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任务,也是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具有普适性特点的关键所在。具体来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要揭示的规律是多方面的。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唯物辩证法关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发展的分析,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分析,揭示出“规律群”。在这个“规律群”中,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基本规律,而唯物辩证法所包含的一系列范畴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也从各个侧面反映了事物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规律群”的揭示,“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8](P304)同时也说明了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对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的分析,对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是人存在的特有方式的分析,论证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说明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0](P135)实践作为人们有目的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不仅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而且更重要的是,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从而揭示了人类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了实践对社会变革的重要作用,要求人们注重实践,用实践的观点不断完善和深化对世界的认识,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了生产力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际力量,标志着人类物质生产实践的发展水平,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现实关系;通过分析人与社会的关系,说明了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和过程中所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一个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时便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从而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则处于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状态,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就处于从相对稳定到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循环往复、不断发展,推动人类社会走向高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揭示了价值规律,说明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是表面的平等而实质的不平等;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实质、揭露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揭示了剩余价值规律,即“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3](P714)说明了榨取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和直接动机,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通过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揭示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从而从资产阶级财富积累与无产阶级贫困积累的对立中,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通过分析企业内部的资本循环和周转、社会范围内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说明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规律的揭示,为人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世界、建立新世界提供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社会主义的发展特性、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发展环境、发展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等,揭示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为人们深刻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过程,明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根本性问题,以及中国如何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分析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1](P53)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及其发展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说明了“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14](P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进及其发展规律的揭示,要求人们全面掌握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社会发展的动力、人民群众和个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和解决最终是要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来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构成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创造历史伟业。”[14](P17)这是尊重人民群众推动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是尊重历史规律的必然选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规律,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采取的执政体制和执政方式,巩固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资源,创造的执政条件和执政环境,等等,强调了“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而是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建设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14](P23)
如此等等规律的揭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任务的基本内容。只要有自然界、有社会,有人和人类社会,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就必然会存在这些规律,这些规律也就必然会发生作用。研究任务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门学科所肩负的研究使命,从根本上规定着该学科理论建设的方向,影响着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内涵。
科学地界定了研究对象,确定了研究范围,然后明确了研究任务,建立严谨准确的科学理论和逻辑严密的知识体系就不再是一件难事。当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体系的构建,其研究对象、范围及任务的确定,还需要求得本学科学术共同体的高度认同才有可能。
(作者简介:张雷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研究员)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