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录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盛衰兴亡,是其根脉所系、魂魄所在。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历史虚无主义发端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自近代就传入中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趁机抬头。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以“反思历史”为名,鼓吹“不存在事实,只存在解释”,对客观历史事实“解构”“摧毁”“重新定位”并彻底否定对历史过程“宏大叙事”,代之以形形色色甚至是荒诞不经的历史碎片,否定曲解党史和国史。辨清其本,历史虚无主义并非单纯是一种学术思潮,更应强调其政治诉求和现实指向,其根本用意在于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此,习近平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1](P113)
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以更为隐蔽和利诱化的方式散布错误历史观和价值观,逐步朝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转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时尚化、日常化、柔性化形态出现,通过影视剧、通俗读物、微信、游戏等文化快餐的形式传播各种错误观点,有些为博取眼球而“歪曲”“捏造”“碎片化”历史事件,有些为制造网络热点,不惜以妖魔化历史的手段传播谣言,更有甚者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历史上的重要人物进行“恶搞”,并企图通过网络文化的强势地位柔性渗透和潜移默化地控制人民大众的思想和历史认知。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各种迷惑性言论,在大学生中仍有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教学构成较大的挑战。抵御各种错误社会思潮是“纲要”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本质,就要清醒地认识到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歪曲历史现象的,而“纲要”课教学中对历史事件的还原讲述、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析和引导是抵制“政治图谋”的有效途径。
一、“纲要”课教学涉及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表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作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最新样态,以更巧妙的方式,从国情独特性中“选材”,从青年先锋力量中“解构”,从互联网新媒体中“柔性渗透”,在“去中心化”叙事中弱化信仰认同,在“去本体化”叙事中消解文化自信,在“去崇高化”叙事中消解价值根基,其软性虚无的欺骗性、蛊惑性、毒害性更强,解构手段更为复杂,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渗透更为碎片化、热点化和隐蔽化,极易使人失于防范、落入陷阱,必须对其高度重视并注重在“纲要”课教学中深刻剖析和引导。
1. 以“视觉幻象”为图像化手段“娱乐”历史人物形象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利用虚拟性的图像逻辑传递一定的价值理念,通过娱乐化的视觉手段呈现至青年学生群体中,以扭曲他们的历史认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一改历史虚无主义“硬性”文字描述的手段,利用短视频、表情包等形式娱乐历史。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善以“移花接木”的方式修改图像、以“无中生有”的方式凭空捏造图像;利用光鲜亮丽的“帅哥”“美女”形象肆意篡改革命人物形象;利用浮夸的文字标题和各种冠以“揭秘”之名而无从考究的“老照片”,对正面历史人物、英雄楷模进行丑化和抹黑;利用“目睹效应”设计匪夷所思的标题吸引大众目光,如八路军住别墅、女战士穿丝袜、手撕鬼子、秒躲子弹、胡萝卜变炸弹等;在影视剧中以人性化为由,崇尚“好人不好,坏人不坏”的创作模式,对革命领袖和伟大英雄人物视而不见,将慈禧、袁世凯、张勋等人鼓吹为推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有功之臣,将汪精卫吹捧为具有国家大义的真英雄。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在这一系列刻意“包装”的环节中为青年学生提供“没营养”的“视觉快餐”,“带偏”学生们对历史的感知。
2.以“炒作热点”为趣闻内容“还原”历史细节
当代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打着“揭秘内幕”的旗号,歪曲人们熟知的一些历史细节,从而炮制出种种“新颖”“怪奇”的历史,以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
一是以谣言歪曲历史细节,如“黄继光穿假防弹衣”,“董存瑞背的炸药包涂了双面胶”;红军长征没有“二万五千里”,“飞夺泸定桥”战斗不存在;八路军“游而不击”,不是“中流砥柱”;美国没打算进攻中国,抗美援朝不是保家卫国;将狼牙山五壮士说成“逃兵”,否定其英勇抗日的事实;将邱少云卧火海事迹说成“违背生理学常识”,质疑英雄的真实性;把雷锋助人为乐事迹说成“过劳死”,以此削减榜样的力量等。
二是披着“隐形”的外衣,以野史轶事、权谋争斗、坊间传说或演绎等为热点话题,恶意炒作,颠倒事实、随意想象,对一些故事细节进行二度加工,“虚无”历史真相,不信正史信野史,将党的历史事件同现实问题刻意勾连、肆意抹黑歪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党史庸俗化、娱乐化,制造“独家秘史”误导民意,以期达到蛊惑人心、和平演变的政治目的。
三是以青年群体和媒体热衷的“话题秀”为热点,将历史遗产颠覆成一种“大杂烩”,东拼西凑引起“舆论”发酵,扭曲青年价值观。如借用《走向共和》的短片“洗白李鸿章”;《还原真实的黄世仁与杨白劳》的短视频意图“打着还原真实黄世仁的幌子,为地主阶级翻案”等。这些突破道德底线、挑战正义良知的错误观点和行径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
3. 以“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重评”重大历史事件
近些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善于“借船出海”、借题发挥,善于抓住一些重要时间节点宣扬错误观点。
每逢重大历史纪念日,一些以“还原”历史真相、“起底”历史细节为借口,以所谓“口述”“回忆”等形式解读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秘密的言论便会在网络媒体间悄然传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多次利用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进行“特别策划”,用随意虚构和编撰的历史淡化罪行,极力粉饰侵略战争,否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恶意炒作,将严肃的历史事件庸俗化,甚至有选择性地遗忘近代史上八国联军侵华、济南惨案、南京大屠杀等惨绝人寰的杀戮。
历史虚无主义还不断利用纪念改革开放这一话题来发挥影响,一方面将改革开放定义为“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另一方面又蓄意制造“两个30年”的对立,提出“改革开放弯路论”“改革开放变质论”,以片面的历史认知和幼稚的政治动机,抹杀改革开放的历史功绩。这种对立论调认为,改革开放前主要是政治和军事斗争,这与改革开放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和大局相对立,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就必须遗忘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
4.以“现代化”“改良”为研究范式“改换”革命范式
近代中国面临革命和现代化两大任务。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者拿这两大任务“做文章”,将革命与现代化对立起来,用所谓“现代化范式”“改良范式”取代“革命范式”。这种历史研究范式的转换,以竭力否定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近代中国主旋律为前提,将现代化等同于一种“新”的、具有“普适性”的历史书写原则,污蔑革命是制造社会动荡、破坏社会稳定、阻碍中国现代化的消极力量,提出应当摆脱“旧”的革命史观,反思“革命叙事”,主张用“现代化史观”来重写中国现代史。在这种“现代化史观”研究范式的指导下,有人指出,义和团运动是逆世界文明潮流而动的,其“站在本民族封建传统保守立场上的盲目排外行为,貌似爱国,实属误国、害国”;也有人以所谓“辛亥革命导致了军阀混战”延缓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理由,否定中国近代革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意图以错误的研究范式、误导性的历史叙事,诱使青年进行“别样”的历史反思,在“深度伪装”下改变人们的理性历史认知。
5.以“暗藏玄机”为话语策略消解历史共鸣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各种话语表述策略为谋在“不声不响”中解构主流历史共识。一是在对抗日战争的研究中,软性历史虚无主义通过数据比对的手法对国共两党军队战斗规模、伤亡代价、歼敌数量进行对比,宣扬国民党在抗战中占据主要功劳;二是通过比喻、暗示、反讽等表述策略,诋毁、贬低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如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邱少云被调侃为“半面熟烤肉”,某自媒体曾在微博发布歪曲卫国戍边英雄烈士事迹的不当言论等;三是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还借助“恶搞”兴风作浪,在“笑点”包装下,各种“抗日神剧”“宫廷戏说”“名著改编”层出不穷,一些红色经典也莫名中招,涉及《国际歌》《东方红》《地道战》《闪闪的红星》《铁道游击队》等,如《闪闪的红星》被改编为网络短片《闪闪的红星之潘冬子参赛记》,《黄河大合唱》呈现“精神病医院合唱团演绎版”等,以此变异和扭曲青年学生的价值根基;四是通过生活化话语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买不起计算机”“吃不起榨菜”的表达为掩盖,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二、“纲要”课教学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新动向的揭露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逐渐由显性进攻向隐性渗透转变,并呈现出具有日常化、生活化的新动向,这种软性渗透意图躲避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批判,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纲要”课教学中应深刻剖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动向,揭露其“理性光环”背后的政治性目的,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警惕“理论陷阱”,跳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圈层”设定之围。
1.戳穿历史虚构的遮蔽之道:话语叙事柔性化转向
纵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学术研究一度成为其基本的表现形态,即用历史片段或碎片化的事实来否定历史发展规律、建立起一套既解构历史又重构历史的新话语体系。但近年来,在当今的社会思想舆论场上,历史虚无主义无论是从历史观、方法论还是到具体的研究路径,都已逐渐从“学术反思”“理性思考”的幌子中褪去学术外衣的伪装而寻求柔性化转向。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悄然登场,使历史虚无主义更具隐蔽性,最为明显的遮蔽之道是“虚无”历史的话语叙事,由偏激的情绪化话语向学术新理性话语再向柔性日常话语转变。
一是话语形态更为杂糅。除以学术话语形态虚构历史外,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更注重以艺术创作创新为借口,运用艺术话语相继将反面人物、历史罪人、宦官奸臣等“洗白”,从感性层面竭力放大反面人物的功绩。
二是议题设置关注日常化小叙事。软性历史虚无主义话语议题设置突破了原有宏大的叙事结构,而逐步转向日常化、琐碎细节的小叙事,以人们关注和热议的生活化议题为切入点,利用人们的认知习惯截取历史的细节,鼓吹谬论,鼓噪舆论情绪。
三是话语方式改为柔性诱导。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注重话语灌输的委婉表达,由直接批判到话语暗示,由整体否定到碎片式解构,由生硬铺垫到情感抒发,由文字叙述到图文并茂,用柔性式诱导的方式将“无中生有”“臆造假象”的历史虚构无痕迹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中。
四是话语视角转向现代化。软性历史虚无主义标榜“价值中立”,主张所谓“超然的客观主义的态度”,[2]以掩盖其虚无历史的本质立场。但实际上,这种态度却在大力宣扬近代西方列强给中国“带来了现代文明”,把现代化预定为“西化”,以西方的模式、价值和发展道路来衡量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是与非;对立化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故意无限放大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肆污名化。
这些荒谬的逻辑推演、颠覆性的历史事件改写,其实质是追求现实性的政治诉求,即妄图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试图使我国改旗易帜,走资本主义道路。
2.揭示价值颠覆的隐性对象:受众“圈层”青年化转向
在乱变交错、风雷激荡的世界格局下,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相互交织;人们的思想比以往更为活跃,选择性、独立性、差异性、多变性明显增强,各种思想错综复杂;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想“化整为零”,充斥着网络。近年来,软性历史虚无主义以更加隐晦含蓄、迂回曲折的方式,以更具迷惑性和欺骗性的手段出场,并急于在高校传播。
当代大学生多为“00后”,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大学生圈层依赖网络生活,对社交互动需求很高。大数据显示,大学生微信、QQ、微博、自媒体的活跃度较高。他们热束于内容社交,如百度贴吧,知平,小红书等:对泛娱乐内容有着明显的偏好,如游戏,直播、音乐、漫画等,并乐意为兴趣“氪金”。大学生青年由于其圈层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后现代戏谑、解构的风格,对各种亚文化所迸发和表现出来的活力具有好奇心,加之自身缺乏社会经验,对错误思想理论鉴别力不强,极易为精心包装的所谓“新观点”“新理论”所侵蚀,而被历史虚无主义选作最佳受众和渗透群体。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在高校大学生圈层中采取极具针对性的欺骗手法进行传播,这些有意迷失历史的意识形态渗透和价值观渗透,影响了部分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
对历史的认识与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对于其民族国家祖先的认同程度。一旦失去了对历史的敬畏,肆意地虚无与解构历史,不仅历史真相会被遮蔽,民族精神也将变得重而无基。当前,为了把水搅浑,倒打一耙,历史虚无主义者着重针对学术界乃至主流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者的批判展开反批判,意图通过篡改历史虚无主义概念,在青年学生中抢夺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和话语权。其典型的手法是:污蔑党的指导思想,宣扬马克思主义及其历史认识体系是教条主义的历史虚无主义;攻击中国共产党“虚无了20世纪的中国历史”;利用网络空间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者展开围攻。历史虚无主义以反批判的形式争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最终目的是要瓦解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削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自信心。
3.揭穿历史推送的隐蔽陷阱:传播媒介网络化转向
近年来,一些人以失真的表象诠释历史,恶意运用网络媒介、虚拟空间等载体,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凭借虚拟游戏、网络“神剧”、“吸睛”的标题党等形式,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推送虚假历史事实,贬低、弱化中国近现代史进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功绩,为大学生设置“思维陷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的思想混乱和迷惘。
一是以游戏之笔,“戏说历史”。当前,历史虚无主义以当代大学生喜爱的游戏活动为依托载体,通过选取某一时期的历史为背景,“玩家”以某种角色参与历史,在虚拟时空的穿越中,产生对历史事实的混淆认识。历史虚无主义或凭借历史的一点因由而大加生发,或全无史实根据而编造笑料,臆造故事。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历史虚无主义以游戏为载体虚无历史,使历史被游戏化、游戏被庸俗化,历史无形间被当作娱乐的工具。“戏说历史”的低俗情节描写和游戏中反映出的歪曲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玩家”这一受众群体的历史认知,使历史成为哗众取宠的“玩物”,大学生的历史观被“精神性颠覆”。
二是以“神剧”为名,“调侃真相”。历史虚无主义多以网络“神剧”、闹剧的手法表现历史,以“揭开真相”为名“调侃”历史。这类隐蔽的手段常常以细节代替整体,故意制造历史谬误,随意改变历史人物的命运,肆意解构历史事件,通过违背历史真相的描述来博取眼球,这种娱乐化的情感体验和观感体验,使严肃的历史追寻庸俗化,从一定程度上消解青年大学生的历史记忆和追寻意识、削弱其批判性历史思维和甄别能力,历史认知被强制化“载入”,从而对大学生正确历史观的树立和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三是以“标题党”形式,“夸张历史”。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历史虚无主义为迎合自媒体消息传播,往往以“爆料”“揭秘”“质疑”的面目出现,以夸张的语言混淆概念,利用“精心”创意的诱惑性标题引人注意,以戏谑的文风、非学术性的段子、夸张性表述、趣味性配图等手段“包装”历史,随心所欲地、为我所需地解释历史,并仅凭有限材料以主观看法含沙射影地解读历史。这类逻辑混乱、用心险恶的“话语设计”不仅对历史发展过程不清楚、历史知识“零碎”的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严重挑战了历史解释的话语权。
三、“纲要”课精准靶向教学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路径
“纲要”课教学承担着辨析、引领社会思潮的任务。新时代,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伪装和柔性的渗透方式,辨清历史性的发展问题已然成为“纲要”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要指引学生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匡正大学生的历史观。“纲要”课教学中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析和引导需要将靶向思维运用其中,坚持“靶向思政”的目标定位,精准深究史料,逐一攻破“多元虚无”言论;精心设计教学专题,精选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式,考究教学话语以创新教学环节;借助多元教学实践载体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1.精准深究史料:厚植历史底蕴
习近平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3](P287)“纲要”课教学中,应注重以史料为依据,从史料挖掘和学理上对各种历史虚无主义以重新发现历史档案为依据,杜撰“隐秘材料”、随意截取“史料”、断章取义的“伪史料”言论进行深度透视,揭开历史虚无主义所谓“尊重”历史的假象。
重视理论延展,挖掘新的历史资料。针对有关抗日战争的不实言论,应充分发挥近年来新出版的图书资料、国家图书馆新发布的资源库等资源,利用好《中国抗日战争史》《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军事资料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档案资料选编》《侵华日军细菌战档案汇编》、“日本细菌战资源库”等抗日研究史料,用沉甸甸的史料和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攻克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虚无点”,再现真实历史。
加强对历史概念的解读,深化相关概念认知。针对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特定历史语境中的概念“辅之以碎片化的文献”、制造历史假象的现象,“纲要”课教学中应注重对概念的语境化阐释,即“追溯概念的原初语义与出场方式”;[4]注重向青年学生阐释清楚一些概念,如苏俄的“城市为中心”和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所融汇的特定革命实践经验,避免因概念的时空不同而产生误解,对相关概念予以语境化式的还原,以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诘难。
坚持学术研究和教学并重,突出教学学术研究的重要性。“纲要”课教学中,应着重凸显学术研究成果的教学转化,以有力的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扯掉历史虚无主义的“秘史”外衣、“艺术”外衣和“学术”外衣。利用好革命根据地史研究的新资料、新视角、新方法,回应有意拼接和篡改历史的不实言论,对有意歪曲、抹黑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形象的观点进行驳斥和批判。利用好近年来的最新成果,厚植青年学生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2.创新教学环节:筑牢思想防线
习近平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5](P25)“纲要”课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环节,对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要“定性”、对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学习目标要“定向”、对教学引导过程要有“规划”。唯有如此,方能铲除历史虚无主义生存的土壤,让历史虚无主义再无藏身之地,筑牢青年学生的思想防线。
完善教学设计。精心设计教学专题,逐一攻破虚无“难点”和“热点”。“纲要”课教学中要以教材篇章为基础,针对当前历史虚无主义的软性化转向特点,从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历史细节、反面人物等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辨别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各种不当言论,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定力。
精选教学资源。精选教学视频资源、图片资源、案例资源、文献资源等,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智媒教学资源为载体,增强大学生历史学习的志气、骨气和底气。如通过节选电影《鸦片战争》、案例《方志敏自述》、火烧圆明园图片等资源对“侵略有功论”的虚无言论进行批判;通过播放《复兴之路》,选取改革开放以来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成就的图片对“改革开放弯路论”“改革开放变质论”的错误言论进行批驳。
优化教学方式。“纲要”课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诵读党史经典、唱响革命旋律、书写学习笔记、评论热点新闻、重演红色故事等,在重温经典中破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渗透的迷障,让教学效果强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大历史观。
考究教学话语。根据“00后”大学生的话语习惯适当地进行话语转化,将学术话语转化为教学话语,以学术成果反哺“纲要”课教学;要善用视觉化图像表达,恰当运用新型网络话语,分析辨别网络流行话语背后隐藏的价值取向,在消弭话语代际鸿沟的基础上,揭穿历史虚无主义的“神秘面纱”。
3.善用实践载体:提升史实素养
革命教育实践基地和“大思政课”媒体平台是“纲要”课教学跨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多方式育人的有效途径。“纲要”课教学加强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析和引导,应充分利用好实践教学这一环节,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和红色经典“再现”等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史学热情,提升大学生的史学素养。
加强革命教育实践基地教学。“纲要”课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进行辨析和引导要坚持以实践为载体、以体验式教学为途径的教育模式,依托各省市独有的红色旧址,包括党的重要历史事件、重要战役的旧址、遗址,重要领导人的故居、活动地,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革命教育实践基地、红色研学基地,以可感化、可视化教学资源为教学内容,让红色旧址讲好红色故事。
积极打造行走的“纲要”课实践打卡模式。除组织学生开展革命实践基地教学外,“纲要”课教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走访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人文景观,理解历史、感悟当前;寻访重要历史人物,追寻历史风云人物的足迹,感受其人格魅力;访谈优秀共产党员,体悟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让红色热土成为“纲要”课教学的宝藏,在红色之旅中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觉悟,用红色历史塑造时代新人。
搭建“大思政课”媒体平台。“纲要”课教学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传统课程同信息技术的融合,增强课程的时代感。以资源为本,应用为王,做好“大思政课”平台建设。“纲要”课教学应依托数字技术不断增强资源的协同性,以增强“纲要”课教学的“微思政”力量。教师应利用好中共一大纪念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展馆VR资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网络资源,实现线上线下互补、虚实结合互济,在历史情境中提高大学生识别、揭露、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能力,深化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知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从而铸就坚定的文化自信。
注释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2]杨军.历史虚无主义的迷惑性[J].人民论坛,2013,(27).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1.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4]陈红娟.概念史视域下深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21,(2).
[5]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