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的理想图景和矛盾消解

随着数字文明时代的到来,“谁能把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经济发展机遇,谁就把准了时代脉搏”[1]。借助VR等新一代的智能互联,人们构建起了一个日益庞大的数字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次智能化浪潮中脱颖而出,以智能算法为内核的虚拟仿真、智慧课堂,极大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空间,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发展。这既是数字技术驱动的产物,也是自身主动求变的结果…

2023-11-29

算法推荐视域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技术在加强和改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当前,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形态,算法推荐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网络平台,已然成为网络信息分发的主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善于运用算…

2023-11-29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向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涉及到话语目标、话语内容、话语表达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认同的目标导向和以情感人的育人方式为话语体系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新时代的时空方位和时代新人培养的使命任务为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情感向度提供了重要方向。 一、以情感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的必要性 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

2023-11-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三维向度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社会治理”这一概念,并将其置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下。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指出,“改革推进到哪一步,思想政治工作就要跟进到哪一步”[1]。新时代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且有必要助益社会治理。党的…

2023-11-15

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主知识体系论析

马克思工艺学思想为科学认识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和社会历史效应,正确处理人工智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和战略性技术,深刻影响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自身三重社会历史关系,并逐步演化为“技术手段”“基础设施”“文明标识”的统一体。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内生性力量嵌入并影响思想政治教…

2023-11-09

用事实讲道理是新时代讲好思政课的鲜明要求

中国共产党人历来强调,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用事实来说服人。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他还强调:“讲事实才能说服人”。只有运用客观事实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入、讲透彻、讲鲜活,才能不断提升思政课以理服人的教育效果。围绕为什么用事实讲道理、用什么事实讲道理、怎…

2023-11-02

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风险的战略审视及防范化解策略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如期取得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胜利,全面建成了惠及14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在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我们也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在诸多风险挑战中,意识形态领域的风险已成为影响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关涉国家总体安全的重大…

2023-11-02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的优化

新时代背景下,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动力具有突出的必要性与鲜明的重要性。要在动力要素与动力系统、目标优化与路径优化、方法多样性与提升实效性的统一中,不断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主体价值判断的科学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矛盾的积极转化,在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创设接受文化,着力激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合动力的生成,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

2023-10-26

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状况浅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是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在厚植各民族师生爱国主义情怀、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西北民族地区高校在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成效显著 近年来,西北民族地…

2023-10-18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