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它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旗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开创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永不过时。马克思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及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精髓,创造出…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研究马克思主义?显而易见,就是用马克思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精神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开展所有研究的第一个出发点就是——现实是什么?这里其实已经包含了两种问题意识,第一种意识是,现实决定意识。所以要问的不是意识是什么,而是现实是什么。第二种意识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是现实,但如果仅仅停留在现象表面,只能得到一些零碎的、感性的认识。要了…
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共产党宣言》公开出版1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既是向这位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向全党、全国乃至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在前进的道路上,我们之所以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理直气壮并大张旗鼓地讲马克思主义,是因为我们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共产党宣言》始终伴随着恢宏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传播史、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沐风栉雨、砥砺前行的革命、建设与改革史,并不断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围绕《共产党宣言》研究的相关问题,近日,记者采访了吉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中国特…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对于以科学研究为终生事业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只有做到真学真信真研真用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掌握和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从而履行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神圣职责。 真学是基础。习近平总…
五月五日,“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综合运用实景搭建、影像展示等各种展陈手段,让党员群众更加深刻地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思想的光芒。图为群众体验实景搭建的红船会场。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领导…
核心阅读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我们既不能简单地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完全等同起来,又不能完全把二者割裂。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教条主义倾向呢?出路是有的,这就是必须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本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任何一个研究者必须首先面临…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誓做马克思主义的忠诚信奉者…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环节,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要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着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正确方向,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努力彰显马克思主义学科的意识形态属性。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首要任务是确…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