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单位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
| 主办单位 | : | 中国人民大学 |
| 指 导 | : |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 |
| 学术支持 | : |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
| 顾 问 | : | 顾海良 逄锦聚 吴潜涛 杨瑞森 |
| 编 委 会 | (按姓氏笔划顺序) | |
| 主 任 | : | 靳 诺 |
| 副 主 任 | : | 艾四林 沈壮海 孙蚌珠 杨晓慧 |
| 委 员 | : | 陈大文 陈金龙 高国希 韩喜平 |
| 洪晓楠 黄蓉生 纪亚光 李 辉 | ||
| 刘先春 骆郁廷 齐鹏飞 秦 宣 | ||
| 曲建武 佘双好 宋 进 孙熙国 | ||
| 王炳林 王韶兴 王树荫 王 岩 | ||
| 王 易 吴付来 徐维凡 颜晓峰 | ||
| 杨凤城 张雷声 | ||
| 主 编 | : | 王 易 |
| 出 版 | : |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
| 中心主任 | : | 张可云 |
| 总 编 辑 | : | 高自龙 |
| 副总编辑 | : | 钱 蓉 李军林 |
| 编辑部主任 | : | 王春磊 |
| 责任编辑 | : | 赵 畅 刘 芳 |
| 地 址 | :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 |
| 邮 编 | : | 100086 |
| 电 话 | : | 010—62515819 62515820 |
| 电子邮箱 | : | fzbjb2017@163.com |
| 出版周期 | : | 双月刊 |
| 国际标准刊号 | : | ISSN 2096—1804 |
|---|---|---|
| 国内统一刊号 | : | CN 10—1387/D |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篇 名
作 者
| 课程建设 | |
|---|---|
|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功能及其实现 | 陈锡喜、刘 奎 |
| “大思政课”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 冯秀军 |
| “大思政课”:显著成效、实践省思与理论澄明 | 郑敬斌、王 丽 |
| 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的思考 | 邱 吉 |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历程、内容特色和现实启示 | 周蔚华、邹韵婕 |
| 课程教学 | |
|---|---|
|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细节叙事 | 沈壮海、蒋从斌 |
| 讲深、讲透、讲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提升的三个着力点 | 于 赫 |
|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螺旋上升”的科学方法论探析 | 马 忠、马伟鹏 |
| 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效供给论析——基于新时代大学生精神需求的分析 | 闫方洁、郝 敏 |
| 大“大思政课”视域下“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心”路径 | 邓 验、刘 显 |
| 人工智能驱动的思政课沉浸式教学探析 | 操菊华、陈晓珍 |
| 重点难点 | |
|---|---|
|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精神重要论述的形成与发展 | 吴向东 |
|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讲好“两个确立”的思考 | 张洪松 |
| “社会思潮辨析”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论析 | 李 洁 |
| 队伍建设 | |
|---|---|
| 思政课教师“讲准、讲深、讲透、讲活”道理的教学方略研究——基于84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奖教师的案例分析 | 李建国、严春蓉 |
| 中青年学者要努力提升“三个结合”的重要能力 | 严书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