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教学研究

“大思政课”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冯秀军
【摘要】“大思政课”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深化“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守“大思政课”“课程”属性,避免“泛课程论”对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消解。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全面理解理论联系实际的内涵,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也要反对“实际脱离理论”,避免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出现忽视理论指导的“唯实践主义”倾向,以及由此带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肤浅化、庸俗化、娱乐化风险。把问题作为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以问题为牵引,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顺畅通道,形成理论与现实相互检验的闭环,在两个课堂的有机结合中推动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将善用“大思政课”的命题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大思政课;课程属性;主渠道;理论联系实际;问题导向
【作者简介】冯秀军,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1)。
【原文出处】《思想教育研究》(京),2023.8.84~89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规划重大项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长效机制研究”(项目编号:VEA200002)阶段成果。
2021年3月,习近平提出了“‘大思政课’要善用之”[1]的明确要求,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2022年8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2](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以促进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段时间以来,各高校、各部门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资源平台搭建、工作格局拓展、师资体系构建、工作组织领导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力营造了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一些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辨析厘清,以期为“大思政课”建设的守正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一、“大思政课”“课程”属性不能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课堂主渠道作用。习近平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的新命题,其主旨在于破解思政课当前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提升思政课生命力、吸引力。《方案》提出要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样是围绕和服务于思政课的内涵发展和实效提升。在《方案》的5个方面22条举措中,摆在第一位的就是要突出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方案》答记者问中明确指出,要“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持用好思政课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3]。因此,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坚守“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坚守思政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充分发挥思政课作为关键课程、灵魂课程的重要作用。
之所以强调和重申“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地位作用,并非否认实践在思政课教学中的重要性,而是源于“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一些将课堂教学与其他育人活动二元对立的偏颇认知和实践误区。有观点认为,既然强调在社会生活中讲思政课,既然要开门办思政课,既然全社会都肩负着“大思政课”建设的责任,这是否意味着思政课课堂教学不再具有主渠道的地位作用?是否有必要再开设专门的思政课?这些观点在现实中也有诸多表现,一种是“虚化”思政课,“冷热”不均,社会大课堂受热捧而思政小课堂遭冷遇。将更多的时间精力、人力物力投放到社会实践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热热闹闹,而传统课堂讲授关注不够。另一种是泛化“大思政课”,主辅不分,把“大思政课”泛化为一个包罗万象、没有边界的大筐。凡与育人相关的活动皆被无差别地纳入“大思政课”,混淆了各类育人活动的主责主业,忽视了不同育人活动的规律和特征。
无论“虚化”还是“泛化”,都是对“大思政课”“课程”属性的“淡化”,对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弱化”。之所以强调思政课的主渠道地位和作用,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课程”属性。一般意义上讲,课程是对受教育者有计划地实施教学内容和进程的相关安排。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课程专指在课堂上有序实施的显性课程或直接课程;广义课程是指学校一切有目的的教育活动,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或直接课程和间接课程。从党和国家对思政课主渠道地位和作用的一贯强调来看,思政课程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有序实施的显性课程或直接课程。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这里的课程,无论是思政课还是其他各类课程,都主要是指在课堂上实施的直接课程。所谓课堂主渠道,就是把直接显性的思政课课堂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所以将直接的思政课堂作为主渠道,是因为它具有科学的学科支撑,权威的教学内容(教材)、明确的教学目标、系统的教学方案、规范的教学管理、专门的师资队伍等,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规范性、高效性等鲜明属性。这些属性,同时也是作为主渠道的直接、显性的思政课程较之于间接课程、隐性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强调聚焦“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就是要把思政课的这些显性的、直接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任务,集政治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于一体,对这一特殊的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准确、系统、规范、专门的课堂理论讲授尤为重要。正如列宁1902年在《怎么办?》一书中阐述的“灌输论”一样,“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各国的历史都证明:工人阶级单靠自己本身的力量,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5]317。这一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基本原理,在今天同样适用。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准确理解和自觉认同,离不开专业、系统的理论讲授和思想武装,不可能仅凭在社会实践中的经验体验就能自发完成。这就需要在专门、系统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来进行理论的系统讲授。提出“大思政课”理念、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同课堂理论讲授的内容,是对课堂教学主渠道的改革创新和巩固加强,而非替代和弱化。由此,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必须长期坚守,不能弱化,更不能放弃。淡化或放弃“大思政课”的“课程”属性,必然会弱化课堂教学主渠道地位,从而削弱理论学习的系统性和深刻性。
事实上,即便是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也同样离不开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一定意义上讲,从人类生产生活经验的个体化直接传授到学校的系统教育,这是人类文明薪火相传的极为重要的一步。虽然学校教育“批量传播”间接经验的知识授受过程尚存在问题,但这是我们改进的方向,而非拒斥和抛弃这种文明传播方式的理由。那种弱化课堂教学主渠道,泛化“课程”内涵外延的“泛课程论”思想,要引起人们的警觉和反思。对课程的泛化理解,可能会带来作为课程存在基石的学科逻辑的混乱和瓦解,导致课程“像水流一样毫无约束地任意‘蔓延’”[6]25。
坚守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坚守“大思政课”“课程”属性,并不否认和排斥其他各类课程、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党团活动、管理服务、科学研究等学校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由于专业分工不同,活动性质不同,工作重点不同,这些实践活动一般都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课程范畴。它们在育人总目标上与思政课具有根本一致性,但在具体目标和实施方式、路径上又各有侧重。如其他各类专业课程既肩负着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职责,同时也在教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兼负育人使命。又如校园文化活动重在文化育人,社会实践、党团活动等重在活动育人,行政活动重在管理育人,后勤服务人员重在服务育人等,虽育人目标一致,但与思政课堂主渠道的育人方式和要达成的具体目标又有不同。如果对各类教育活动的主旨、主责不加区分,“一窝蜂”“一般粗”地投入立德树人实践,可能会给教育带来南辕北辙的后果。因此,围绕共同的育人总目标,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其他各类课程以及各类育人活动根据各自特点开展育人实践,最终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协力共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这才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目标所在。
二、理论联系实际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
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和优良作风,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所在。善用“大思政课”命题,正是针对上思政课“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这个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这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和要求。
将理论联系实际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看,作为思政课教学的核心内容,它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理论的正确性也是在实践中得以检验。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7]664。脱离了实际,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将会成为僵化、僵死的教条,失去其活力和生命力,其理论的正确性也将无从检验、无从谈起。理论联系实际之所以成为党的思想路线和三大优良作风之一,是因为它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反复经受检验的。党的百年奋斗实践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理论和实际结合得好,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党的事业就遭受挫折。从思政课的本质属性看,作为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其根本目的和核心任务就在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青年头脑,指导和引领他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这个武装头脑以指导实践的过程,只有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才能真正完成,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体现,思政课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实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思政课教学,只是从书本上来到书本上去,理论成为抽象的教条,教学成为机械的灌输,教师成为空洞的说教家,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亦无从谈起。
1941年5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把是否实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到党性纯与不纯、完全与不完全以至有没有党性的高度来认识。他指出,实行这个原则,“就是要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8]801。他还把这种态度生动地比作是“有的放矢”,其中,“的”就是中国革命的实际,“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要找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这个“的”。他认为,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才是有党性的表现,“这是一个共产党员起码应该具备的态度”[8]801。同样,这个原则,也是思政课教学应该具备的态度。理论与实际相脱离的思政课教学,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质要求,难以肩负起应有的职责和使命。“党和人民希望我们的理论工作者,能够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重大问题给予科学的理论说明,能够提供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真正成为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9]从党和人民的期待,乃至从党性的高度看待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将它作为“大思政课”建设灵魂的意义和价值。
“大思政课”建设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也要反对“实际脱离理论”,警惕“唯实践主义”倾向。我们在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践中发现,一些人把“理论联系实际”片面理解为“只需要理论联系实际”而忽视了“实际也必须联系理论”,把理论与实际的双向互动,变成了此起彼落的“跷跷板”关系,将“大思政课”建设引向了重经验体验而轻理论指导的误区。把理论联系实际理解为就是搞社会实践活动,忽视理论的系统讲授和彻底讲解,降低或弱化对理论讲授的要求,特别是忽视对实践活动的理论指导,这是对“大思政课”的曲解。长期以来,对思政课脱离实际批评关注的多,认同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的多,却对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指导关注批评的少,对“唯实践主义”倾向的危害的关注也远远不够。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有的热衷于热热闹闹搞活动,却忽视对学生实践的指导,甚至放任自流;有的盲目搞实践,与课堂教学联系不紧、关系不大。这类实践名义上是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实则降低了理论要求,起不到以联系实际促进理论学习的效果,反而是对思政课教学的削弱,值得关注和反思。列宁曾说:“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5]312斯大林也曾指出:“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10]199-200这些论述对于深刻认识在理论与实践关系上的“自发论”的错误观点,以及对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简单片面理解的现象,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实践有两种,一种是盲目、自发的实践,一种是有理论指导的自觉的实践。我们需要的只能是后者。理论确实来源于实践,但如果不掌握理论发展的历史,不全面掌握前人提供的思想资料,缺少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即使进行再多的实践活动,学生也不可能自发地生成对理论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在这个意义上,形式上热闹而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最终只能流于思想的空虚和理论的虚无。
同时,还有一种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的隐性的“实际脱离理论”现象,更容易被忽略。这种发生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思政课堂上的“实际脱离理论”,注重以讲故事、讲案例、唱歌曲、演情景剧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活跃课堂氛围,颇受学生追捧。肯定这些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生动性和感染力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余而深刻不足,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叙述有余而论析不足,在注重生动活泼的同时缺少了理性分析和理论点评的“点睛之笔”,只注重从理论到实践的生动转化,却缺少了从实践再到理论的理性升华。这一关键环节的缺失和弱化,降低了思政课堂的思想理论“含金量”,使思政课堂流于虚假“繁荣”。思政课教学中“实际脱离理论”的“唯实践主义”倾向的最大弊端,就是使教学停留于现象层面,而难以推动学生的思维和认识走向深刻。事实上,认识不是直观直接、消极被动、简单机械地反映客观对象,而是能动地、创造性地理解客观对象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信手拈来、轻而易举的,而是需要付出探索、付出思考、付出努力的。理论学习和研究从来都是一项充满艰辛、十分严肃的工作。因此,以为仅靠故事段子、唱歌演剧等方式就能深化学生对理论理解的认识是偏颇的,将系统理论讲授简单等同于僵化灌输、教条主义的看法也是片面的,这种认识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着将严肃的理论教学引向娱乐化、庸俗化的风险。
对于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认同不难,做到不易。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有人不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人不善于理论联系实际,有人不愿意理论联系实际,也有人懒于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做到并非易事。首先,需要全面而非片面地理解和把握理论联系实际这个“大思政课”建设的灵魂,既要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也须警惕经验主义、唯实践主义。其次,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理论,系统准确地讲授和学习理论,把握理论体系及其精神实质,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最后,要善于通过深入而非表面的调查研究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实际,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只有“系统地而不是零碎地、实际地而不是空洞地”[11]533掌握科学理论,才能将其转化为青年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显微镜”和“望远镜”。
三、问题是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
《方案》指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2]。思政小课堂主要是指以系统理论学习为主要任务的思政课课堂教学主渠道,社会大课堂则是把生动鲜活的社会大天地当作学生学习成长的第二课堂。为何要推动二者相结合、相连接?从“大思政课”建设实际看,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将二者结合起来的桥梁和抓手。在实践中,小课堂与大课堂“马路警察各管一段”,相脱节、“两张皮”的问题依然突出。如何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课堂连接起来?问题是推动二者有机结合、突破“两张皮”局限的重要桥梁和抓手。
问题是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什么是问题?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有过明确阐释:“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8]839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12]由此可见,问题是矛盾的外在表现,矛盾则是问题的内在实质。一定意义上讲,问题源自现实和实践,对问题的矛盾分析则需要理论的工具。由此,问题成为理论和现实的契合点和交叉口。我们通过问题来发现矛盾,通过矛盾分析来解决问题,最后又通过解决问题来化解矛盾。认识和破解问题,既要了解现实这头“牛”,又需要理论这把“解牛的刀”。矛盾有主次之分,作为矛盾外在体现的问题也有不同性质之别。马克思在《德国和法国在集权问题上的态度》中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问题却是公开的、无所顾忌的、支配一切个人的时代之声。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13]203这里的问题,就是一个时代的主要矛盾、根本矛盾的体现,从而成为我们认识时代属性与特征,把握时代主题和大潮的切入点。“每个时代的谜语是容易找到的。这些谜语都是该时代的迫切问题”[13]203,一个时代的根本问题,正是解答历史之谜的突破口。对这些超出个体经验的时代问题的认识和把握,既需要对社会实践中经验材料的充分占有,也离不开用以解析经验材料的理论工具和思想武器。
把问题作为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从根本上讲是由思政课的本质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决定的。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讲话中提出了“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14]的重要论断。所谓“讲道理”,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要讲清楚事物发展变化的逻辑。这个逻辑,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也就是说,要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不同维度,回答清楚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和趋势、原因和结果。简言之,讲道理就是对事物发展运动过程的矛盾分析,就是对问题的透彻分析和解答。在这里,问题就是以其理论形态即理论问题、历史形态即历史问题、现实形态即现实问题这3种形态的集合,成为连接理论、历史与现实的桥梁。因此,从本质的角度看,思政课就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帮助和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5]。所谓透彻,就是“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15]。这是一个进行分析、论证、阐释的理论讲授过程。但这并非一个从概念到概念的抽象过程,而是需要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的全面有力支撑。因此,从思政课的本质就是讲道理的角度看,抓住问题,就找到了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三重逻辑讲清楚道理的突破口。而要讲清楚这三重逻辑,既需要在思政课小课堂以学理服人,也离不开在社会大课堂中以事理服人。学生带着小课堂的理论问题走进大课堂去进行实践检验,再带着大课堂中的现实问题回到小课堂寻求理论指导,由此,问题作为一条认知的纽带,成为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重要桥梁。事实上,讲道理的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的认知发展过程。学生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认知图式不断打破与重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和遇到问题——发生思想矛盾——推动矛盾转化——问题破解——思想继续发展的螺旋往复过程。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看,就是一个课堂理论认知与社会现实之间发生矛盾,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辩证互动中不断明辨是非、解疑释惑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围绕问题枢纽,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往返的思想成长过程。
如何坚持问题导向,用问题搭建连接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桥梁?首先要抓住学生关切、困惑的问题,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学生的思想困惑往往是社会现实问题在学生头脑中的投射。学生关注的具体问题多种多样,但又具有同质性和相通性,需要将其问题进行归类,从中寻找深层次、根本性、复杂性问题,这些经过归类的问题,正是引导教学走向深入的“引路石”。其次,要找准教材中的重难点问题,以体现教学的根本性。教材是教学的基本遵循。教材中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观点,都是对有关理论问题的回答。教材中的理论问题,来自于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是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抽象和理论表达。找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就是要透过结论找到问题,并以此问题为起点来引导教学、答疑释惑。最后,指导学生带着小课堂的问题走进社会大课堂,带着社会大课堂的答案和新的问题回到小课堂。“问题的答案只能存在于现实的问题之中,而不是存在于书本之中。问题中就包含回答问题的答案,否则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答案不是直观的,不是信手拈来的,需要调查,需要研究,需要理论思考,而且需要实践检验。提出问题需要研究,回答问题更需要研究。”[16]缺乏实践检验的理论不属于学生,缺乏问题导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只有以问题为牵引,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建立顺畅通道,形成理论与现实相互检验的闭环,思政课教学才能完成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善用“大思政课”的命题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
[2]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2,(10).
[3]教育部就《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答记者问[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8/24/content_5706629.htm,2022-08-24.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M].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
[10]斯大林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2]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求是,2019,(1).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1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16]陈先达.“问题导向”思想方法的精髓是什么[N].北京日报,2016-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