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多重思考

2018-10-19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作者: 柴紫慧

近日,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理论武装时效性、释疑解惑针对性、教育引导综合性都很强的一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该课程在知识结构、逻辑体系、教学依据、教学标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边缘化和育人功能弱化,成为制约课程规范化建设的主要瓶颈。
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主阵地的定位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涵建设的基本要求,“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不仅需要系统化、规范化,而且需要进一步彰显发展性、前瞻性。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建设亟待在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一是要明确“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价值取向,即切实遵循课程内容的依据、主线;
二是要厘清“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边界范围,即处理好与相近课程、相关课程及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是要优化“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结构体系,即把握好课程内容中有关事实、概念、观点、原理、方法等基本要素的相对比例构成关系,并作出科学性阐释。解决好这些问题,对于提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是“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依据、主线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中最生动、最鲜活、变化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形势与政策”课是与国内外形势变化、党和国家政策等结合最紧密的高校必修课程,具有较强的政治性、现实性、时效性等特征。因此,在其内容来源、选择和构成等方面与国内外形势政策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契合性和一致性。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自课程设立之初就与时俱进,从“改革开放”到“深化改革”,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五位一体”,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从“中国梦”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课程内容一直紧随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紧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紧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产生的伟大思想。
可以说,“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发展过程中体现的时代主题、国内外形势、问题与矛盾、理念与思想、政策与实践等构成了“形势与政策”课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脉络。政治性、时代性、思想性、实践性成为“形势与政策”课的典型特征,与时俱进成为“形势与政策”课内容最鲜明的特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的集中体现。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主线就是要深刻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理念,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其发展过程是贯穿“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主体脉络;其发展成果是“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生命源泉。
“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既要遵循一般课程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逻辑过程和价值特点,也要充分考虑自身独特的课程属性、内容范畴和发展轨迹,同时还要尊重该课程的历史性、现实性和发展性,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政治教育价值内涵。从这个角度来看,“形势与政策”课的价值来源应当定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四个自信”。
就价值取向而言,重点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教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政治认同为核心的意识形态教育。这是最深层次的、也是最根本的价值取向。“形势与政策”课首要的课程属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首要教育功能是意识形态教育。通过课程学习,要让大学生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是以形成良好社会心态为核心的公民健康人格养成教育。这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要求。自信是健康人格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当代青年应有的精神状态。通过课程学习,让大学生养成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的情感和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是以知行合一为核心的行为养成教育。这是自信教育成效的直接外在表现。通过课程学习,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形势与政策观,以科学的态度看待外部世界,正确区分各种社会思潮,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目标。
当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要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教育教学各环节各过程中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突出指导思想的价值引领作用,尤其是关于新时代、新矛盾、新目标、新要求等系列重大问题的准确判断和科学论述,这是当前“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价值取向和根本依据。
二、厘清内容边界、突出差异与侧重,是“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主要策略
由于多种原因,“形势与政策”课至今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导致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该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逻辑、教学依据、教学材料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进而引发学科归属感不强、阵地意识缺乏等问题。教师对学生普遍关注的国内外焦点热点问题等尚未有系统的研究与储备,教学中的理论阐释和价值传递尚显不足,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核心的多学科支撑体系尚未形成,学科体系向教学体系、教学体系向话语体系的有效转化有待继续深入。
当前,关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范畴存在着多种说法:
一是“广义说”,认为借助一切教育手段和载体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的内容,都属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
二是“时事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当前国内外面临的主要形势,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事件,以及我国应对这些事件的政策方针和策略。
三是“主题教育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尤其强调针对某些主题、事件或问题,以类似学生班会课、辅导课等形式开展教育。
四是“专题报告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应该结合所在高校的办学特色,重点讲述与学校、地域特点相关的形势、问题和政策。
五是“要点说”,认为“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就是指中宣部、教育部每年春秋季学期发布的“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这些说法虽然诠释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的某些方面,反映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具备的部分特征,但缺乏系统性表述,暴露出当前该课程内容建设在规范化向度上的缺失,以及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足。
厘清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边界范围,必须将“形势与政策”课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统一性”和高校课程体系的“整体性”视域中加以考量,应当重点考察该课程在内容界定上同其他课程间的辩证关系。
一是处理好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辩证关系。“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应尽量避免与其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能存在的重复性问题,重点解决其他课程所不能解决的教学内容随形势变化而及时更新的突出问题。
比如,《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学建议》提出,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教学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应着重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基本原理的角度进行阐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应着重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的角度进行阐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应着重从中国近现代史发展进程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角度进行阐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着重从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角度进行阐述;“形势与政策”课应运用马克思主义形势观,着重从新时代和青年大学生使命担当进行阐述。
二是处理好与思想政治教育、党的建设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业课程,以及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专业课程的辩证关系。不能将国际关系或党建等专业课程“复制粘贴”为“形势与政策”课的主体内容,毕竟两者在广度、深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别。在“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上应当充分把握教学内容“深与浅”、“变与不变”的教学规律,从专业课程中汲取营养,利用相关学科、课程蕴含的丰富的知识、观点和材料,从“为我所用”的角度服务于“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有效支撑“形势与政策”课内容体系建设。
应在比较中进一步厘清“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边界范围,确定“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侧重点,深度挖掘“形势与政策”课内容资源,从而采用差异化和内涵式发展策略充分发挥该课程的教学优势。
三、优化结构体系,提升课程内涵,是“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根本路径
(一)正确处理好“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中的一些关系
1.内容建设中稳定性与时效性之间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稳定性内容主要指政治性、立场性、学理性的观点和内容,时效性内容主要指教学中体现的现实性、时事性、临时性教学资料和内容。[1]一般来说,后者能够更好地反映该课程“新”、“鲜”、“活”等特征。处理好教学内容动与静的关系,必须始终坚持理论支撑现实并解释问题,现实体现立场并完善理论,不能顾此失彼,而且要找准教学结合点,运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和手段体现两者的统一性,在坚持内容建设的逻辑体系内在完整性的基础上,充分把握课程内容的动态性特点,实现“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内容建设中丰富性与针对性之间的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因内容极其丰富且具有较强的时代变化感,故而在授课过程中教学主体往往比较难以把握教学重点难点,容易陷入罗列“琐碎性时事”的教学困境或囿于知识点讲解的窠臼中,常常给人以“就事论事”的印象,弱化了该课程价值引领的目的。清晰的教学重点是一门课程必不可少的要素,如何在极其丰富的内容中坚持教学主线、实现教学目的,是该课程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
3.内容建设中供给侧与需求侧的互动关系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供需两端的矛盾,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供给不足、供给需求错位,以及时效性相对滞后,与教学对象、现实社会的结合度不够精准,不够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的期待和需求,不能有力地回应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等等。根据该课程定位,应当从不同视角分析解读教学内容,找准与学生思想实际、成长成才需求、综合素质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做到有的放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该课程的获得感。围绕上述目标,应当系统整理形成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内容建设的基础资料库,构建以问题为导向、以专题单元为主要形式的教学体系,克服教学内容“不及时”、“不新鲜”等问题。
(二)优化要素配置,提升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质量
1.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主导地位和其他哲学社会科学对该课程的支撑作用,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和现实解释力
“形势与政策”课涉及内容广泛且繁杂,在课程教学中要进行创造性地逻辑构建与转化。教学中既要注重内容建设在空间上的拓展,又要加强其自身要素的优化;既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纵向连贯,又要注意不同教学方式间的横向衔接;既要注意内容结构内部要素的相对独立,又要注意各要素之间的融合与协调发展,充分考虑内容建设在结构体系上的序列性和完整性、渐进性和层次性。
聚焦国内外热点焦点问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对疑难问题进行着重解读与综合解答,同时要关注现实,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世界。
2.在教学内容上充分体现方向性、时代性、特色性、多维性
一是要突出方向性内容。要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最新理论和实践成果,关注理论精髓和现实问题,运用中国话语解释中国问题、运用中国声音传递中国能量,避免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的“拿来主义”。
二是要体现时代性。要根据形势新发展新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用最新的时事材料来佐证观点,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和话语体系来解读问题。
三是要体现关注现实的特色性。结合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学生特色和专业特色,从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等现实情境入手,关注现实问题,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和材料做论证,以学生易感易知易读易懂的方式讲授内容。
四是要注重教学视角的多维性。要借助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专业视角和知识,从多方位设计教学内容,多角度阐释教学内容。
3.建设教学资源储备库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要结合教学要点,梳理“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中的主要教学主题和内容,对相对固定的教学主题进行理论挖掘,储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素材,以备教学应用,体现教学的时效性与针对性。在区域层面、高校层面,创设“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如教学资料库、案例库、视频库等,实现资源共享,加强课程研发,深化课程教学。
4.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要围绕“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特征,借助“互联网+”优势,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方式,突出学生主体性,运用问题化、故事化、专题化、对象化的教学方式,采用丰富多样、主旨鲜明、多频同声的教学形式,通过科学设计优化配置教学内容,如教学材料与教学观点的支撑度,教学案例、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度,不同专题之间的衔接与印证等,将学生的时代特点和个性需求与“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目标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