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资讯平台 > 课程建设(理论教学)

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的辉煌进程与发展逻辑

2018-11-06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 宋学勤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18年,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历程。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较为注重民生关怀,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中国国家实力和民众生活水平迅速而大幅度提升,中国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的辉煌进程
改革开放40年在社会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这经历了一个艰辛且相对漫长的实践探索过程,总体上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
第一个阶段,1978-1982年,这是改革开放起步与社会生活发生新变化的初始阶段。在此4年间,党与政府多措并举,开创社会生活新格局。随着拨乱反正打破束缚人们的思想枷锁,恢复高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逐步推行,社会得以重新焕发活力。计划生育政策的及时调整,为此后经济与社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二个阶段,1982-1992年,这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与社会变革的加速阶段。农村改革的成功,使改革进一步迈开步伐,开始触及城市经济体制等一系列既有社会体制问题的核心地带。“三结合”就业方针的出台与落实、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加快了社会结构的转型与城镇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既有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瓦解、大批农民进城等问题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改革在这段时期发展机遇与转型的风险并存。全党全社会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地尝试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三个阶段,1992-2002年,这一阶段的中国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迎来快速变革。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随着党的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被提上日程。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手段,促使国家在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和阶层利益关系结构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深刻调整。
第四个阶段,2002-2012年,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社会出现多元发展的局面,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伴随着经济发展,一些新的社会问题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党和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建设,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目标。在此阶段,民生问题受到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得到进一步深化。
第五个阶段,2012年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一系列重大创新思维与发展理念应运而生。近年来,中央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多层次住房保障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与精准扶贫、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等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改革步伐。深化改革,使社会更加公平正义,使亿万百姓对未来生活有了更清晰的预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在改革开放近40年来全党全社会的不懈努力基础之上,十九大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为创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制定出宏伟蓝图,当代中国的社会建设也将会在此新的阶段达到新的高度。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的理论逻辑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有其自身发展的理论逻辑,认真寻绎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的理论逻辑,即不仅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还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实现了其本位回归。当代中国社会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这一宏大的历史进程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社会建设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建设的力度可谓逐步强劲。但直至改革开放之前,实属于“有实无名的社会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三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在以往党的文献中并没有“社会建设”的概念。当时由于新生人民政权面临巩固和建设的紧迫之需,社会建设的许多具体实践被以政治活动的形式进行了表达,在社会缺乏足够的物质资源改善民生之时,中国共产党把事关民生的社会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颇富成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于既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建设的基本成就,在社会建设层面积极作为,其社会建设实践表现出一些新特点,跃升到“社会化”的丰富内涵层面,可谓之为“本位回归”。在社会建设上,提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注重社会管理建制化的努力,治理方式转变为多种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实现了其价值依归。为了谁的问题,是改革开放的价值依归,也决定了一个政党的执政导向。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改革开放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新突破、新事物、新成就,都凝结着人民群众的智慧、心血和汗水。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人民群众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始终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通过建立有效制度安排,寻求改革开放的最大公约数,确保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各项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人民群众既是改革发展成果的创造者,也是改革发展成果的享有者。
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的经验逻辑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由社会发育程度比较低向发展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全党全社会都要以史为鉴,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社会建设探索出的成功经验,不仅有益于以后中国社会自身深化改革的借鉴,同时也可以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发展经验。改革开放40年的社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制度创新”是一个相对复杂且漫长的社会工程。1992年,邓小平同志就曾指出:“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40年来的制度建设中,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首创精神在改革过程中缺一不可。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的“制度化”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正如邓小平所说:“农村改革见效非常快,这是我们原来没预想的”。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从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走向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全面探索阶段。市场化改革带来了社会体制的变化及社会各领域的制度革新。教育体制、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各项制度的重塑使社会管理主体日渐多元化,社会开放自由程度不断扩展。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制度创新”在社会各领域制度改革逐渐展开。在制度创新过程中,其最突出的特点是采取渐进方式,先易后难、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坚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并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调整思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业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收入分配体制、户籍体制、单位体制等多项制度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然后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样的改革路线已成为“制度创新”的一条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深入观察各时期的民生问题,及时顺应不断升级的民生要求,以公平正义为导向不断地调整社会建设路向。在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进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坚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公平正义就像一面旗帜,引领着我国社会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新时代我们更加重视公平正义的维护。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建设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层层递进、稳步上升的良好态势,遵循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重要论述,就是从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承袭了中国共产党引领社会建设的历史谱系,不忘初心继续创新,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深化改革,社会建设将更加自觉地朝着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演进。
 
作者简介:
宋学勤,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理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等院校教学与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主攻方向为中共党史学理论、当代中国社会史、中国共产党社会思想史。曾先后主持与参加多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独立撰述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版权所有 © 2016 - 2025 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0536  京ICP备10054422号-1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2480号